第223章 製造學堂
大鈴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3章 製造學堂,大秦:秦始皇能聽到我的心聲,大鈴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2章製造學堂
要組建商隊,就必須要有善於開拓市場之人和護衛隊。
對於長期抑商的大秦來說,尋找善於開拓市場的人並不容易,但李肇並不操心這個,既然讓高富貴來負責商隊,就讓他去尋找。
至於護衛隊,這個很簡單,本來長安鄉就有幾百護衛隊,派出一兩百並不成問題。
這事算是初步有了定奪,李肇便放手讓高富貴去幹。
做完這一切,他又叫阿超從工匠裡找出一些識字並有過製造槍械經驗的人,準備成立製造學堂。
將來使用農機甚至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製造農機,都需要專業知識,而這些專業知識只有在學堂上才能學到。
開辦製造學堂,傳授製造知識就很有必要了。
而且很重要,雖說多一件事,李肇的忙碌程度就會多幾分,但沒辦法了,在創業的初始階段,忙碌是必然的。
而且,農機只是一個方面,當到時機械製造條件成熟了之後,他還準備製造出更多東西,比如說紡織機,又比如說腳踏車。
衣食住行乃人生活中的必須,衣的來源多種多樣,但在男耕女織的時代,往往是靠紡織得來的。
這個時代的紡織多為人工紡織,靠的全是人力,紡織機相對比較落後,自然效率也不高。
既然要讓商業發展起來,那工業發展是必須的,一般商業的繁榮缺少不了工業的帶動,紡織可以是個開始。
李肇的想法很簡單,便是利用紡織機將紡織的效率提升,從而降低衣的成本,做到人人都能買得起。
食,有著雜交水稻存在,不出兩年,應該可以解決溫飽問題,畢竟大秦才兩千萬人口,就那一年兩熟的良種,再加上畝產十幾石,足夠了。
住,也是個賺錢的法門,燊公子正在製造水泥和磚,當這些東西被發現是好東西時,想必又是搶手貨。
有了水泥築的牆,就算連續暴雨再加狂風肆虐,也不會損分毫,當然,以後條件成熟,他還準備製造出鋼鐵,將鋼鐵加入到建築中,那就更妙了。
行,現時出行工具普遍是騎馬和馬車,但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馬這東西昂貴,根本買不起,自然走路便成了家常便飯,但如果製造出腳踏車,那就不同了。
那是加快他們生活節奏,絕對是便利東西。
李肇想著想著,更加確定製造學堂開辦的必要性。
製造無非是在冶鐵的基礎上,再對鐵進行各種操作,從而得到部件,再組裝起來,便成了機器。
在製造學堂建造起來後,他也準備將製造機械必要的東西弄出來,讓學員們在學習的同時進行現場操作,這能更快地令他們熟悉。
要製造機器,除了有必要的工藝外,還必須還有輔助物,如車床、銑床、刨床、磨床、鑽孔、衝壓等,這些輔助機械要想製造出來,目前來看有些難,不過可以從百貨商店裡購買,製造秘籍也可以從商店裡購買。
這麼說來,這一切都不成問題了。
發財,就只有時間問題了,有了這些東西,他可預見,恐怕不成五年,他將會成為咸陽首富,比起六國富商,也不逞多讓。
至於到時他的工藝會不會被人偷學,他並不擔心,這些工匠皆是冶鐵基地裡的人,全是長安鄉的奴藉,有二心的相信極少,就算有二心,在基地如此隱秘的地方,相當於隔絕了人身,想外傳都不可能。
就算有機會外傳,能傳出什麼呢?機械的製造講究的是專,也就是一人打造一種部件,傳出去也無用。
所以,對於這方面李肇很放心,不過不太放心的是水泥的製造,水泥將會是建築業的革命,必定會成為哄搶之物,自然會導致有人虎視眈眈。
一旦水泥配方洩露出去,將會對水泥作坊構成很大影響,想壟斷行業就難了,所以,他將水泥配方交給燊公子時,曾派人暗暗觀察燊公子有沒有二心,觀察一段時間並沒有異常,他才放下心,當然,也提醒燊公子,如洩密,後果很嚴重,燊公子當然知道輕重,他是個可靠的人呢。
兩天後,阿超帶回了三十工匠,製造學堂就這樣開始了。
李肇開始變得忙了起來,上午給兩個班的學員上課,下午便在寫寫畫畫,卻無人知道他在畫什麼。
如果湊近看,你便會發現這是一張藍圖,足足鋪滿了整張案几,在上面歪歪斜斜地畫著些東西。
如果你再走進點看,你會隱隱覺得,此畫中的東西有些熟悉,好像和阿房宮的佈置很相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