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鈴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0章,大秦:秦始皇能聽到我的心聲,大鈴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250章

長安鄉,一處偏僻的農田裡,一滄桑老人佝僂著身子,步子慢慢地移動,手中揮動著鐵具。

地裡就他一個人,看上去很是淒涼,可他依舊獨自揮動著鐵具,侍弄著每一顆作物,除掉田間每一處雜草。

他的眉頭時而施展,時而皺起,無人知道他在想什麼,手中卻不曾想停下的意思。

汗水,溼透了他的衣背,卻渾然不知,只有那蒼老的身軀愈發蒼老。

這刻,不遠處探出兩個人頭,髮簪穿過髮際,略顯鬼鬼祟祟。

“越老,我們來看你了。”耿博士看到了那道身影,輕輕地呼叫,可老人似乎沒有聽到,依舊揮動著鐵具,一副行將就木的軀體似要被空氣融化。

如果仔細看,也能看到他的嘴巴在囁嚅著,似在說些什麼,可惜聲音太小,無人能聽到。

“越老,越老”懷博士也呼叫了起來,聲音大了幾分,可,老人並沒有回頭。

兩人急了,乾脆不再掩飾,匆匆踏著闊步,趔趄地步於坎坷泥濘的田間,來到老人跟前。

“耿,拜見越老。”

“懷,拜見越老。”

兩人雙雙拱手,神情恭敬。

淳于越,可以說是秦末儒家泰山北斗,在儒士中地位之高,無幾人比擬,耿和懷雖同為博士,卻也得稱一聲‘越老’。

淳于越終於抬起頭,略顯無力地望了望兩人,問:“爾等打擾到老朽了。”

沒有過多謙遜的話語,只有淡淡的埋怨。

“在下魯莽了,但不得不來打擾越老您。”耿博士低頭作揖。

“說吧!什麼事?”老人的語氣依舊很淡,並沒有停下手中的動作。

懷博士連忙接過耿博士的話再說:“此中太過深奧,我等恐怕無法悟得,只得請越老出山,一挫墨家囂張。”

“墨家?”淳于越終於停下手中的動作,沉吟。

“正是”於是,懷博士便將朝堂上發生的事兒說了出來,著重提到李肇之話:“李肇小兒說靜坐是無法悟得汽轉球之妙,只有動手才是正理。”

“我等尊崇孔聖人之理,據理力爭,維我儒學之正。”

淳于越扭過頭,深深地望了兩人一眼,並沒有直接對上他的話題,而是問:“爾等既然知道靜坐可悟得其妙,為何來找我?”

“這”兩人無言以對。

淳于越搖頭,語氣有些落寞,“爾等膽怯了吧!或是根本沒有信心。”

“不,我等才疏學淺,不如越老十一,天下間恐怕只有越老才能悟得其妙,還請越老出山。”

兩人同時拱手,低著頭,懇求之意非常濃。

老人還是搖頭,卻別過臉去,又開始揮動著手中的鐵具,身軀依舊佝僂,風燭殘年之態盡顯,良久,他還是沒有接上二人的話題,而是說:“爾等可懂得插秧、鋤禾、割稻?”

兩人聽之,一時滯住了,越老這話,有點不對勁。

儒士,專注學問,只應在案牘和朝廷之上,何以會涉足粗鄙低賤的田間之事,那是儒士之恥。

可面對的是儒道泰山北斗,他們卻不敢這樣說,只得搖頭。

“插秧,需分之,鋤禾,當細勤,割稻,自有樂。”

老人似乎自言自語,又似乎告誡他們。

聽得兩人莫名其妙,面面相覷。

“我幫不了你們,不過儒道不可辱於人,爾等去請靈動儒老吧!”

靈動儒老,一位隱匿之士,聽聞儒學之道世間罕見,學問已登峰造極,不過此人不好名氣,出淤泥而不染,極少在世間行走,聽聞隱居於深山之中。

不過世間還是有好友的,淳于越就是其中一個。

老人都如此說了,兩人無奈,自感他們尊崇的泰山北斗變了,變得極其陌生,問了靈動儒老隱居之地,只得退走,自尋而去。

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這句詩說得好,極能描述此地的景緻,在汩汩的流水聲中,迎著古道,馬蹄聲踏過,兩人停在一處茅廬前,這便是淳于越所說的靈動儒老隱居之地。

從古道的荒涼來看,可見極少有人踏足。

卻見學童在提水,望了兩人一眼,自個走進裡屋,一會兒後,裡屋傳來蒼老的聲音,“門外來者何人?”

兩人不敢怠慢,連忙下馬,以示尊重,自降身份拱手回應:“儒生末學乃朝廷博士耿和懷,特來拜見儒老。”

於是,兩人便說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煙雨織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