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皇的硃砂痣
大鈴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8章 皇的硃砂痣,大秦:秦始皇能聽到我的心聲,大鈴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笑了笑,拍了拍馮去疾的肩膀,“不必拘謹,咱們君臣難得走動走動,自可暢所欲言。”
“諾!”
嬴政率先開口了:“馮相呀!你說咱大秦第一次科舉,會湧現出哪些俊才?”
這是皇比較關心的問題。
朝廷官員多弊端,慵懶者不少,只有革新才可改變這種現狀,自然科舉便成了要事。
馮去疾略一沉思,便說:“據科舉監統計,此次科舉報名之人以咱老秦人居多,當然,六國也有參與,甚少罷了。”
嬴政點頭。
科舉便是選拔俊才入朝為官,科舉監大多是老秦人,自然對老秦比較青睞,反而是六國之人會受到或多或少的歧視,這種現象很難避免。
當然,這也有一個好處,便是防止六國餘孽混雜其中。
科舉報名者皆經過深層次甄選,更是經過御史暗查,確保身家清白,這做法雖然會阻礙俊才吸納,可在餘孽未消之際,還是有必要的。
“甚好,甚好!”嬴政還是滿意馮去疾的做法的。
“六國之報名者暫無發現突出者,不過咱老秦人卻有能人。”
“哦!何人子弟?朕倒想聽聞聽聞。”
嬴政頗有興趣。
馮去疾拱手,“太僕之子燊才華出眾,有奪榜之質。”
嬴政聽之點頭,在東巡之前他特意駕臨三公九卿之家,也瞭解多少,的確燊乃可造之人,如科舉不墜,必是大秦棟樑。
“叔孫通之侄叔孫輔師從淳于博士,其儒學淵博,更懂法家之髓,可謂法儒二家相容,也屬俊才。”
“法儒相容?”嬴政奇怪了,須知法儒乃兩大不同體系,很難相容,此子卻容之,乃大才呀!
“此子也乃棟樑。”
嬴政稱讚,頗為滿意。
“可還有?”嬴政見到馮去疾停住了,便問。
馮去疾囁嚅著嘴巴,欲言又止。
“有話便說!”
馮去疾一拱手,躬身說:“沛縣子蕭何乃大才之軀,如順其自然,想必定是大才,可”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