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談話
大鈴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1章 談話,大秦:秦始皇能聽到我的心聲,大鈴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31章談話
長安鄉的僕役們都知道少爺的叔父回來了,自此他們便多了一個老爺。
老爺倒也和善,沒有太大架子,幾天時間,大家就相處得很融洽。
李基農從管家口中得知,侄兒跟隨陛下東巡,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所以想叔侄見面,還不知等到什麼時候呀!
當然,能夠跟隨東巡那是侄兒的福氣,更是皇對侄兒的信任,他安嘆侄兒太有出息了。
李基農來到長安鄉幾天,還真是感覺又回到以前李家鼎盛時,不,勝之鼎盛,首先從從商來看,侄兒有了賺錢的門徑,從仕途上,不但是少內,還是千人將,官職雖說不上很大,卻是實現李家一直以來的夢想,離成為權貴不再是個夢。
李基農期待,什麼時候能成為真正的權貴呢?
心裡這麼想著,很快便實現,沒幾天,一道聖旨降臨長安鄉,侄兒在東巡中一舉殲滅萬眾賊寇,護駕有功,封為主將,並拜爵十五。
李基農徹底瘋狂,長安鄉陷入瘋狂。主將,擁兵十萬,已經是有實權之人,還是大大的權,爵位更不得了,十五呀!僅次於權貴巔峰的那一人,也就是說,從今天開始,長安鄉踏入權貴門閥,成為名副其實的貴族。
這事兒就在長安鄉的興奮中過去,終於,東巡隊伍回來了,李肇也回到了長安鄉,叔侄見面,自是一番感慨和激動。
淚目相聚,憐前人,何等悲切,看如今,卻又是如此欣慰。
長安鄉是歡慶的,但朝廷卻潛藏著風雨,似乎人人在自危。
不為別的,只為皇在東巡途中遇襲,更有權貴妄想造反,這是自大秦一統以來從未有過的事情。
李肇聽到這個訊息,也不震撼,反而覺得正符合皇的作風,歷史上評論秦始皇雖暴戾,卻從不殺臣子,這點從這裡得到證實。
當然,趙高乃真真正正造反,還勾結了賊寇,理應如此,但對李斯就仁慈多了。
還有胡亥,雖說並沒有公示天下,但已被皇打入冷宮,永世不得踏入朝政。
李肇終於鬆了口氣,這個歷史上的秦二世終究沒有繼位,也避免了坑殺兄弟姐妹的惡行。
當然,李肇也不用想著逃離大秦了,胡亥沒有繼位,扶蘇沒有死,那就沒有始皇死天下分之說,大秦也不會陷入內亂,更不會有趙高的指鹿為馬。
到了深秋,稻穀也到了收割的時候,管家說他初步估計了一下,黃花佔應該能畝產八石,李肇稍微安心,只要有八石,就能完成皇給他的任務,他也算是有個交代。
雜交水稻也成熟了,他抽空去看了一下,從稻穗的數量來看,正如他猜想一般,此稻畝產有極大的可能能達到一千公斤,一千公斤幾乎是十六石,這個數目太震撼了,可是對皇承諾的兩倍,要是被人知道,他真不知如何解釋。
畢竟這已經超出了認知的範圍。
不得已,他特意吩咐僕人,必須要封鎖雜交稻的存在,等收成後獨自發大財。
不,不能說是大財,十萬種子聽起來好像很多,實際上卻也就一般罷了,而且雜交稻還有一個弊端,便是隻能一次性種植。
也就是說,雜交稻雖能高產,卻只是第一批高產,如果想利用這樣的種子種第二批,就有點捉襟見肘,畝產必然會嚴重下降。
這是他前世所瞭解的東西,當然,前世的雜交稻包裝裡也提示到,此種不可複種。
對於這點李肇有些喪氣,難得得到如此良種卻是如此情況,這和沒得到沒什麼兩樣。
不過李肇也想嘗試一下再種第二批,萬一系統給的東西和後世的雜交稻不同呢?
嘿嘿!
如果真是那樣,那他就大發了。
不過令他氣餒的是,現在大秦還沒有取締抑商,就算系統雜交稻的第二批不似前世的雜交稻一般,也無用,出售稻米便是經商,經商可是不提倡的。
除了賦稅很重之外,如果一個經營不善導致破產,那是會被流放的。
他家已經經歷過了一次這樣的事情,他不想再經歷第二次。
如要經商,還得等取締抑商吶!
肥料也是一樣,在不取締抑商情況下,想大量生產是不可能的,紙當然是個例外,畢竟此乃關係到科舉,就算被劃為經商,一些人也不敢打主意。
畢竟這是秦始皇親允的。
不過,為了以後的幸福生活,為了成為大秦首富,他怎麼也得儘快勸說秦始皇取締抑商,畢竟他乃主將
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