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不如命李肇出手
大鈴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4章 不如命李肇出手,大秦:秦始皇能聽到我的心聲,大鈴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444章不如命李肇出手
章臺宮,大殿,朝會。
眾官列位,俯首躬身,無人敢抬起頭來,再看前列,馮去疾不在其中,連蒙毅也不見了蹤影。
而站在諸卿之首的變成了三公之御史大夫馮劫和太尉,還有一人破天荒地仿似和三公之二有著同樣地位,也站於前列,便是宗正。
即使如此,諸卿也無人有異議。
那坐於皇位上何人?其實是無人的,只有一人坐於皇位旁邊,便是一年輕人,看之二十左右,卻是一臉嘚瑟樣。
皇帝賓天,皇儲理應上朝。
其人掃了一眼下方諸卿,滿意地自我頷首,而後目光特意瞥向旁邊的皇位上,竟露出前所未有的躍躍欲試表情。
但還是壓抑住心中衝動,目光再次落在下方,問道:“諸卿可有事要奏?”
自他成為皇儲後,還是第一次和諸卿見面,第一次在朝堂高位之上,離那至高無上位置只有咫尺之隔。
“臣有事要奏!”出列之人正是九卿之一的治粟內史,掌管著谷貨、財政稅收,國朝經濟命脈所在,他緩緩地走了過來,腳步卻是自然得很,沒有其他臣子般顫顫驚驚,甚至還有點得意自在。
“卿快快奏來,朕”內心的迫不及待導致胡亥有些口誤,不過很快糾正過來,“本公子必定不負爾等所望。”
“諾!”治粟內史組織一下語言,毫不顧忌地掃了諸臣一眼,特別在馮劫的身上停留了一會兒,便稟道:“臣要彈劾兩人。”
“何人?”
“第一人,上卿蒙毅。”
“哦!卿因何事而彈劾之?”胡亥故意問。
在成為皇儲後,馮去疾便被閒置了,蒙毅當時率軍回宮,卻被早有準備的城防軍襲擊而敗,他還無法向上林苑傳回訊息便被擒下,還頂著造反名頭關押咸陽獄。
“蒙毅者,趁皇帝駕臨上林苑宮內空虛之際欲行謀逆之事,此乃大罪,臣彈劾之,並懇求誅其九族,正我朝綱,以此震懾宵小。”
說到最後幾字,故意提高分貝,還故意扭頭掃了眾官員一眼。
胡亥明其意,可一聽‘誅九族’整個人愣了一愣,他第一次上朝就遇到這樣的事情,一時不知如何反應。
誅九族可不是小事,而且蒙毅還是皇帝最寵信之人之一,蒙家更乃幾朝功臣,就算他胡亥再愚笨也要考慮再三,更應徵求諸卿意見。
“諸卿認為如何?”他的目光落在三公之二和宗正身上。
太尉沒有說話,馮劫也沒有站出來,宗正思索一番,微微拱手道:“臣附議!”
附議就是同意治粟內史的彈劾,這令胡亥臉色變了變,他知道蒙毅是個阻礙,但他總得有個心理準備。
逐而又問治粟內史,“還有第二個,何人?”
治粟內史不經意地瞥了胡亥一眼,又毫無顧忌地看向馮劫,接著又說:“臣彈劾右丞相馮去疾。”
“因何事彈劾之?”這又是明知故問。
在奪嫡之爭中,馮去疾為公子扶蘇力爭,並陳述胡亥的種種不是,胡亥早已恨之入骨,此刻,他只不過是做戲罷了。
當然,其他人也看了出來,只是無人敢說穿罷了,包括馮去疾之子馮劫。
“臣彈劾其在監國期間打壓黔首,諂媚商賈,導致現時咸陽糧價大幅飆升,民間怨聲載道,此乃禍國罪,理應問斬,以正我大秦之市。”
這話出,即使顫顫驚驚的諸臣們也泛起了絲絲竊竊私語聲。
“荒謬,右丞相何來打壓黔首,又何來諂媚商賈?此乃捕風捉影,信口開河,現時糧價飆升更與其無關,更談不上禍國,請公子明鑑。”
馮劫第一個站出來反駁,涉及到他父親,必須要站出來。
“卿可有證據?”胡亥問治粟內史。
治粟內史自信滿滿地上前一步,拱手回應:“當然有,而且這證據大家都知道。”
眾人聽之面面相覷,仿似在問,自己知道什麼。
沒有等大家反應過來,治粟內史繼續說:
“大家可曾記得盛會當天馮相和李肇說了很多悄悄話,還將自己的孫女送上門去,李肇乃商賈,還是大秦大商賈,馮相這不是諂媚是什麼?”
“盛會當天,正是馮相監國之時,黔首皆想看看皇帝的尊容,卻被阻攔在外,這不是打壓是什麼?”
仿似很在理,但又似乎很荒謬。
眾人又再面面相覷。
“一派胡言,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