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香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4章 卻匈奴七百餘里,大秦霸氣,精品香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九成,你告訴我,你的部落什麼時候這麼勇猛了?”
周圍圍坐的一個個匈奴人也都是面露懷疑,不信的神色。這些人都是一個個大部落的首領,和先隆一樣。
死傷超過九成,這實在是太離譜了,沒有哪個部落的勇士能夠這麼勇猛。一場大戰,死傷超過總人數三成兵馬就該潰敗逃竄了,他們還沒見過死亡超過九成的大戰。
他們確信先隆是儲存實力,不想再繼續守在高闕,所以編一個理由來騙頭曼。
匈奴是部落制,被尊為首領的單于遠沒有皇帝的權利大。
有些特大部落的首領甚至都不鳥頭曼這個單于,頭曼也沒有什麼辦法。單于對這些大部落首領大多隻能拉攏,視為同等級,而不敢當做臣。
先隆摸了一把臉上的吐沫星子,還有鮮血,呵呵笑了,大笑,笑的頭曼殺意凜冽,想要一彎刀結果了他!
但沒過多久,頭曼的殺意便消散了,他的手也鬆了勁。
因為先隆笑哭了,嚎啕大哭。
先隆部落雖然算不上大部落中最拔尖的,但也絕對不是大部落中墊底的,而是屬於中上游,能夠和頭曼稱兄道弟的存在。
往常在一眾大部落首領裡面很要面子的先隆部落首領先隆,今日在王帳內涕泗橫流,哭的上氣不接下氣。
頭曼有些相信先隆那四個騎兵的話了,匈奴是一個崇強的民族,眼淚不會招來同情,只會招來鄙夷。
若是先隆部落沒有出大問題,先隆絕對不會在這麼多部落首領面前哭。這會讓一眾部落首領認為先隆部落軟弱可欺,散會就會集結聯合,攻打先隆部落。
匈奴之間不是鐵板一塊,一個個部落就像是中原的各國一樣,也有戰爭,吞併。
頭曼雖然是單于,他的部落雖然是最強大的部落。但面對十數個大部落聯合時,他也沒有畫面。
先隆一邊大聲哭著,一邊斷斷續續講述著發生了何事。
五萬秦軍騎兵順著陰山山脈而來,中途先隆派遣斥候打探過情況,與秦軍斥候交過手,敗多勝少。
這屬於正常情況,畢竟秦軍有高科技秦弩,小範圍廝殺極不講理,匈奴斥候不少都被弩箭射落馬下。
不僅如此,匈奴引以為傲的馬術在秦軍斥候面前也佔不到便宜。
匈奴整體馬術強於秦人,但是個體上,秦人卻不差分毫——總有那麼幾個人天生就是騎馬的料子,也就是說雙方頂尖馬術水準都差不多。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為大軍打探情報的斥候,是最兇險,也是最重要的兵種,兩邊能夠為斥候的兵士也是精銳中的精銳。
哪邊的斥候更厲害,就能確保軍隊在大戰前的試探,遊擊中佔據主動,獲取更多資訊,奠定勝局基礎。
秦軍斥候能夠一邊騎馬一邊張弓射箭,這實在再正常不過了。先隆只當做是斥候專屬技能,根本沒有想到這五萬秦軍都點了。
至於甲冑,先隆被蒙恬騙了。
秦軍斥候穿的不是鐵甲,而是蒙恬在訓練五萬騎兵期間,特意趕工做出來的黑衣。
匈奴箭矢射上黑衣,秦軍也會流血,也會受傷墜馬。
在秦軍斥候拼死攔截下,匈奴斥候沒有一個能夠接近秦國大軍。匈奴斥候沒看到鐵甲,自然不會上報,先隆不知道五萬秦軍穿的都是鐵甲。
遠望,就算提前告知,也沒有幾人分的清鐵甲,和特意做成與鐵甲樣式相差無幾的黑衣有什麼區別。
蒙恬用十數個斥候之死,在先隆眼皮子底下瞞下了鐵甲情報。
“秦軍沒有渡北河,而是在距離北河三里外紮營,埋鍋造飯,休息整軍。我當時慶幸秦軍將領沒有快速渡河,不然大軍壓境我們唯有舉族後遷。”
正面作戰,匈奴一直就不是秦軍的對手。在始皇帝時代,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直面秦軍的虎狼之師。
匈奴只是仗著馬術高,襲擾能力強,只能打游擊不能剛正面。
“北河寬闊,秦軍渡河時在水中施展不開,我便領兩萬五千兒郎奔去,站在水邊以逸待勞,準備趁秦軍渡河時給予其致命一擊。
“臨戰前,我遣人過去詢問秦軍來者何意,盡數被斬。我怒火衝昏頭腦,兒郎們也都一樣。我們抓緊弓箭,準備在秦軍渡河時要他們血戰血償,要這些秦軍都死在北河裡。
“秦軍為何不早渡河的疑問被我拋在腦後,現在想來,他們是故意的,他們是怕我們跑!他們要將我先隆部落殺乾淨啊啊啊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