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香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0章 秉筆直書,不因個人好惡而篡改歷史,大秦霸氣,精品香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史達,太史節兩兄弟告退。
二人在咸陽宮中走了一路,捧著竹簡,閉口不談,沒有說一句話。
回到家中,如同虛脫一般躺倒在床上,大口喘息。許久方覺衣衫盡被汗水打溼,罩在身上實在是難受得很。
太史節脫著衣服,劫後餘生。
“若非大兄言語快,你我兄弟今日就丟了性命了,大兄可要將這豎子殘忍暴虐的行為都記在史書上。”
“那是自然!自崔杼以來,還沒有出現過這麼藐視史官的人,達定當記之!”
“這豎子端的不為人子!為性命著想,日後大兄別再去找這豎子了,自陛下處知曉這豎子事蹟便好。我見今日那豎子的事多是陛下開口,陛下神情沒有不耐煩,還稍有笑意。”
“有理,我哪裡知道這豎子敢殺史官。達可不想如此名流千古,早知如此,絕不會找這豎子麻煩。”
章臺宮中。
始皇帝親手給嬴成蟜倒了一杯熱水,輕聲道:
“你方才作勢要殺太史令,因太史節一句話而猶疑,又因太史節一句話而暴虐。直到太史令相求方收手,你的情緒轉變沒有破綻,至少朕看不出。
“若不是為你兄長,早知你心性,與你自小相處到大。朕也會將你看做一個暴躁易怒,有少許理性,極為衝動的人。
“你斷定太史令貪生怕死之心性,料定太史令會求饒於你,故不怕中途違背本心真殺了太史令。
“你是選擇這麼一面展現給太史兩兄弟的罷,不想他們繼續找你。”
嬴成蟜端起茶杯放到嘴邊,他嗓子確實有些幹。
上嘴唇微微觸碰,杯中水蕩起漣漪。水溫雖然略微有些熱,但可以下嚥。
緩慢啜飲,嬴成蟜低著頭,懶得理會兄長逼逼賴賴。
始皇帝不以為意,輕聲道:
“若是遮住面貌,掩住身形,轉變嗓音,你完全可以變成另一個人。能有此舉,需對人心人性知之甚深。光以此論,無人可出你之左右也。
“但成蟜,知人心,曉人性。
“這是‘術’,不是‘道’。
“老聃曰:‘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於術。’”
“‘術’不可不察,卻也不可一心投入其中。專於‘術’者,可領一時風騷,斷一戰輸贏,不可長久也。
“你曾說過韓國國滅,源於‘術’治。
“此間道理,你比朕清楚。”
把喝完水的茶杯向前不輕不重地一撴,始皇帝拎著茶壺向內注水。
嬴成蟜眯起雙目。
“你的脾氣比原來好了太多,讓你性情大變的原因是什麼,快死了嘛?我聽著你好像是在交代後事。
“我問過夏無且,不通宵達旦批閱奏章之後,一個月時間,你的病就好的差不多了。你不會如阿父一樣短命,和我說這些做甚?”
道,是隻有君王能發揮到極致的物事。
君王的一舉一動都影響整個天下,只有君王才能決定一整個國家的“道”,所以只有君王才能真正玩轉“道”。
就像剛正不阿的史官,他們再正直,也只是一人正直,充其量影響親朋,道就擴散不出去了。
但始皇帝喜歡恪盡職守,在御史大夫這個位子上,當了半輩子牆頭草的馮去疾也能成為鐵骨錚錚的錚臣。
雖然其本心不是為此,是揣摩到始皇帝心意故意為此,討始皇帝歡喜。但只要始皇帝活著,馮去疾就不會變回牆頭草。
始皇帝的道,會影響整個秦國,進而行成一國風氣。
“或許是老了罷,有些多愁善感。
“趙高死在朕的手上,蒙公病逝。
“隗狀,王翦,王綰,公孫昏……這些人都離開咸陽,或是去了邊境謀求裂土封侯,或是去了封地含飴養孫,頤養天年。
“朕熟悉的人,越來越少”
嬴成蟜冷笑一聲,端起茶杯一飲而盡,起身離去。
“嬴政,你不是這樣的人。”
這一次,章臺宮門口沒有出現章邯。
“章邯。”
始皇帝在宮中喚道。
“臣在。”
章邯入章臺宮,恭候在始皇帝身邊。
“擴充影密衛,影密衛之數要為現今數二倍。
“朕巡行之時,一半影密衛留於宮中,聽阿房號令。你領一半影密衛,隨朕同行。”
章邯毫不掩飾臉上喜色,慨然應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