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香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章 徙天下豪富於咸陽!收天下之兵鑄金人!,大秦霸氣,精品香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會,就有兩個宦官各抱著一卷以獸皮所做輿圖的前後部分,走入議政殿。
這議政殿本就是始皇帝召開小朝會的宮殿,陳設簡單,除了數個座椅,和座椅前的桌案外,還有一張三米長兩米寬的巨大桌案。
“放大案上攤開。”
“唯。”
兩個小宦官應始皇帝之命,將輿圖展開放在大桌案上。只見這張輿圖上標註著華夏所有大城池,山川河流應有盡有,很是形象。
且其上還有各方勢力標註著:趙,齊,楚,韓,燕,衛,秦等。
始皇帝帶著四人縱觀輿圖,指著秦趙之間,一處標明“長平”二字的區域。
“昭襄先王時,武安君在此出奇兵二萬五千人,斷絕趙軍後路,又出一奇軍五千騎兵斷絕趙軍步軍,和騎軍。趙軍由此分而為二,糧道絕。武安君乃挾詐而盡坑殺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天下大震,讓當時的趙國難尋身高能比車輪還高的人。”
始皇帝手指順著“長平”,順著輿圖上的道路划著線,劃到在輿圖上,與“長平”不足兩寸的“邯鄲”。
蒙毅皺眉,搖頭不同意地道:“毅曾聽大父言說,當時情況非陛下理所當然之想。武安君坑殺四十萬趙軍降卒,引起天下恐慌,六國有合縱之盟約已被間人送至咸陽。趙國失四十五萬精壯兵士,已是待宰羔羊,沒有做大之可能。不如調武安君回秦,以免六國圍之。”
始皇帝摟著蒙毅哈哈大笑。
“你這幼崽,幼時便跟在蒙恬與朕屁股後面,隨我二人行事。大些沉穩許多,對蒙公,武叔之話深以為然,至今仍無自己所想乎?王綰,你來告訴他,蒙公所言對否!”
老邁的王綰看著始皇帝言笑無忌,直覺似回到十數年前一般。
那時的始皇帝還叫做政公子,雖然在咸陽宮不受任何人待見,被自幼神異的成蟜公子所放光芒掩蓋的嚴嚴實實。
但始皇帝從未有過氣餒之態,豁達開朗,從不低頭。
這一番景象,結合上今晨王綰深受皇恩,現在恨不得為始皇帝去死的濃濃感激之情,讓本意安穩的王綰也聊發少年狂。
當初為秦國上下皆看好的成蟜公子,都敗在政公子之手。如今苟延殘喘的六國餘孽,又能耐我大秦始皇帝如何?
“我大秦論戰,除武城侯外,無人可比蒙公。”
王綰沒有直說蒙驁說的對不對,而是誇讚蒙驁在戰爭領域的建樹。
蒙毅聽到有人誇獎其大父,還很是受用。
但很快,蒙毅就不受用了。
“長平之戰前,六國無有合縱之念。長平之戰方一打完,六國合縱之盟約便到了昭襄先王桌案上。荒謬乎?荒謬也!此為范雎所為,為鞏固王權也!武安君為宣太后同父異母之弟弟魏冉撫養長大,其為楚系外戚一派也。秦國當時宣太后,魏冉等人於朝政勢力極大。若武安君滅趙,此功大如天。昭襄先王恐楚系外戚行田氏代齊之事,故強令白起退兵。秦不滅趙與兵事無關,與六國合縱無關,乃維護王權也!”
王綰“噗通”跪倒在地,雙手扶地,那本就紅腫的雙眼再度淌下熱淚,道:“綰錯也!綰錯也!”
“起來起來!錯便錯了!這天下誰敢言無錯?朕的錯少乎?”
嬴政硬拉起王綰,看著這位跟隨他十數年的老臣,語重心長地道:“朕下《逐客書》是錯,好在李斯上言《諫逐客書》,可讓朕追回眾卿。”
李斯聞言立刻道:“此非臣之功,臣是得陛下授意方作《諫逐客書》也。”
嬴政一腳踢在李斯屁股上,笑罵道:“要你為朕請功?朕錯便錯了!勿要打岔!”
李斯硬受始皇帝一腳,自覺這是始皇帝與他親近的表現,心有喜意地道:“唯。”
嬴政繼續和王綰說話:“朕要李信領軍出征是錯,損大秦二十萬將士性命。朕便親往武城請王翦歸來,伐楚定天下。這天下之錯,只要不害性命,便都有悔改更正之機。你在朕入秦之時便隨朕左右,若真對朕心有愧疚。待朕予你封地之後,勿要偷懶懈怠,好生治理便是,莫被他人比了下去。”
老淚縱橫的王綰又要下跪叩首,始皇帝緊握住這位曾擔任他舍人的老臣之手,止住了王綰動作。
王綰泣不成聲地道:“陛下待臣甚厚,臣必以性命報之!”
始皇帝把王綰扶回座椅,然後繼續道:“蒙毅,你如今又做何想?”
蒙毅看著輿圖半晌,久久無言,最後苦笑一聲道:“陛下說昭襄先王當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