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黑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32,關聯,發個微信給神仙,一杯黑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有什麼好看的?”在孔寒飛認真觀看著假山上面所寫的道家內容後,旁邊的梁心怡在那裡吐槽道。
孔寒飛看著一副受不了的梁心怡,只覺好笑道:“那是你頭髮長,見識短,而且我又沒有叫你跟,是你自己非要過來的。”
“你不覺的佛道是封建迷信嗎?”梁心怡突然很認真道。
“照你這麼說,國家早就禁止佛道文化流傳呢?可事實呢?而且你再想想,為什麼佛道儒等文化一直從古代源遠流長呢?”
“我就是那麼一說,你不會想跟我長篇闊論吧?”
孔寒飛哦了一聲,又把注意力放到了邊上的道家文化上,那上面有提到一點,就是道家對儒家所提倡的禮樂仁義,為學修身等說法,表示了極大的蔑視,認為恰恰是這些東西悖亂了人們的心態。
他在想,也許這裡面有文章也不一定,要不然的話,為什麼寺廟裡會出現儒道兩家的文化呢?
另外,儒家的東西他是不太清楚,可是關於道家的東西,他還是懂的不少,因為之前他為了修習鏡花水月時,有刻意去鑽研佛法,順帶的,他就鑽研了一下道家的文化。
記憶中,莊子發展了老子的觀點,在莊子認為:“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則莫若以明。”
在莊子看來,道往往被微小的成就隱蔽了起來,話也往往被漂亮的言辭隱蔽起來,於是就有了儒墨兩家的是非之爭。
如果各以所是而攻其所非,就不如以“以本然之明照之”。所謂本然之明,就是道的本來面目。而要恢復道的本來面目,就必須排除一切隱蔽大道的小成,亦即區域性的、片面的知識和經驗。
莊子又說:“去知與故,循天之理。故無天災,無物累,無人非,無鬼責。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慮,不豫謀,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神純粹,其魂不罷。虛無怡淡,乃合天德。”
所謂的故,指事與物,引申為人的經驗。他認為,人一旦有了智慧、知識和經驗,就有了成心,有了成心,也就有了是非,而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
所以說:多知為敗,混混沌沌,終身不離,若彼知之,則是離之。
只有“去知與故”,才能夠“循天之理”;只有“其神純粹,才可以“合天德”,與“道”為一。
老子主張:“致虛極,守靜篤”。這裡的虛是對內心而言,靜是對外物而言。因此,虛內,則精神潔淨;靜外,則無知無慾。如此這般之後,精神就會不受任何干擾,保持純淨,猶如一塵不染的大鏡子,然後就可以直接照見大道了。
這也即是老子又一說法:“滌除玄鑑”。莊子同樣也把“聖人之心”比作鏡子。他說:“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鑑也,萬物之鏡也。”
莊子和老子一樣,認為並非任何精神都可以遇道,只有絕對淨化了的精神,才能做到這一點。
不過,莊子對此還作了進一步的發揮。他認為,“道”無所不在,它存在於百物之中,要精神之鏡不反映萬物是不可能的。因此,莊子主張:“聖人之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不將不迎,應而不藏”呢?莊子主張,以虛靜來養神。他說:“悲樂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過,好惡者德之失。故心不憂樂,德之至也。一而不變,靜之至也。無所於忤,虛之至也。不與物交,淡之至也。無所於逆,粹之至也。”
“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淡而無為,動而以天行,此養神之道也。”
簡言之,這就是虛懷若谷,清靜專一,順應自然。養神,自然不能違背自然規律,不能受到各種矛盾和喜怒哀樂的精神困擾。養神與養生是同樣的道理,而且更強調人的精神狀態,需要達到“無己”和“物我兩忘”的境界。
由此不難看到,以虛靜來養神,固然包含超脫於現實世界的意思,但精神世界的自由,首先是“惟神是守”,是“順事而不滯於物,冥情而不攖於天”。單純強調超越、超脫、超然,不抓住虛靜之本,就仍然會“滯於物”,而難以“勝物而不傷”。
虛靜是為了養神,養神又是為了修養身心而與“道”合一。這樣,養神實際上是作為“虛靜”與體“道”之間的中介環節而存在的。虛靜以養神,其實是精神的淨化過程。
道家的虛靜說,就是要人為地排除一切干擾,消除一切矛盾,在所有方面都要求和諧。虛靜說的本質,說到底,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