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7章 前車之鑑,皇叔不經撩,六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敏先生的觀察要深一層。

倒不是因為他比郭先生厲害些,只不過是因暗疾送來鐵盒裡的信報,讓他順著徽國的內鬥去想。

魯王世子明顯與攝政王不對付,雖沒太明顯表露出來,但攝政王說話的時候,他臉上眼底的細微表情,能看出謹慎與警惕。

至於那些使臣官員,也是能看出誰是誰的人。

敏先生默默地記著,郭先生也默默地記著,兩人甚至還會互相提點一下。

畢竟雖然他們各為其主,但這事關乎大燕民生,不能草率的。

宴罷,雲靳風率人送使臣回靜明園,景昌帝本想留下他單獨說話,但見他喝多了,與那魯王世子十分投契,彷彿一見如故,一定要相送。

景昌帝也不好喝止他,只得叫了郭先生到御書房裡去。

換做別人辦這般要緊的差事,景昌帝這會兒就要怒罵郭先生了。

但是,他罵不出來,知道自己兒子的性格,這事不賴人家郭先生。

看得出郭先生今晚已經盡力,奈何逆子一點都不配合,還要故意與郭先生作對。

所以,不僅不能罵還要嘉獎,否則郭先生寒了心,離開蜀王府之後,便再難尋得這般良才輔助了。

當初能把他請到蜀王府去,也是費了許多功夫的。

嘉許過後,便再叮嚀一番,務必要掌控好談判的節奏。

“糧食現在不可能降價,你可以勸王爺考慮用布匹補貼,這樣對徽國人來說,一樣是佔了便宜的,他們應該也懂得見好就收,且布匹綢緞這一塊,青州織造府能趕出數量來的。”

郭先生聽了這話,卻是愕然,“陛下,若用布匹綢緞作為補貼之物,也非少數量能成,我們每年交付西洋人的綢緞是一百萬匹,若挪去了徽國,則西洋訂單無法交付,需要賠付許多白銀。”

景昌帝道:“如今才初春,讓青州白州朗州一帶擴大桑田,地方也催緊督促一些,自能應付過去。”

“陛下,便如今擴大桑田,但桑樹不是一季便可長成,成熟的桑樹需兩年期,九月便要交付綢緞布匹,如何能行?”

景昌帝道:“這事不必你憂心,自有人會奔波的,你只管協助殿下談好此事。”

郭先生心頭暗暗叫苦,他怎麼能不憂心啊?這事不會平白就解決掉的。

多少人要為此寢食難安啊?

擴大產量要毀多少農田來種桑?又要累死多少織造工人啊?

擴大產量,也不是一日可成的,從太上皇朝的六十萬匹到如今的一百萬,步子已經是邁得太大了。

改稻為桑,嘉暉帝的時候便已經行過,結果是出了多少問題?

前車之鑑啊。

郭先生力諫,“陛下,徽國人雖說不缺白銀,但是,他們售予一些國家也是以白銀來結算的,我們大燕得到優先權,是因為我們以糧食結算,既然我們給出了糧食,那麼我們也要有相應的議價權,這才是我們此番著重要爭取的。”

當初定下以糧食換取原鐵,糧食價格換算起來是偏低的,他們如果再用白銀跟大燕買糧食,價格要高出許多。

大燕不能一直用熱臉貼人家冷屁股去做生意,這樣的話,主動權永遠在徽國人的手中。

但景昌帝不願採納郭先生的意見,只堅持以綢緞布匹補貼,白銀可購買的東西太多,而大燕不缺糧食與布匹。

郭先生無奈地退出,越來越覺得,這趟差事不是難辦,是憋屈。

跪著談生意,永遠得不到對手的尊重。

錦書今晚心神不寧,坐在正廳裡等著少淵他們回來。

心裡頭也一直在想著,徽國使者團裡是不是真有大哥呢?

這是很奇怪的感覺,雖說那不是他的親生兄長,但她就是很在乎了。

尤其是當知道徽國使者團抵達京城之後,這種在乎的感覺就越發強烈。

尤其她想到如果真是大哥,那麼她便有親人了,更使得她血脈洶湧澎湃。

到了差不多亥時末,才聽得外頭有動靜,紫衣進來稟報,“姑娘,是殿下和敏先生來了。”

錦書站起來,快步迎出。

少淵已到門口,一身酒氣,望著她小心翼翼的眼神,道:“進去再說。”

敏先生本來是不許他們見面的,但今晚確實宜面談。

三人進了屋中去,紫衣化身茶水工,伺候著茶湯醒酒。

“暫時看不出來,”少淵知道這樣說,錦書會有些失望,但確實情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求生倒計時

木兮娘

悍匪

鍋包粽

堂堂耽美文女炮灰

娘宮

末世女穿越年代的肆意生活

不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