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大開眼界
楊柳回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5章 大開眼界,美味娘子:狼君,請入甕,楊柳回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7,8個月的時間,兩次奮不顧身地出頭,出色的容貌,細緻的關懷,足夠一個女人淪陷了。
越是相處,情越是深厚。
她不想他走,更不想他再去拿命搏殺。
大金能極快地接受大明的地盤,孝莊功不可沒。
多爾袞倒行逆施,剃髮易服,順治下旨稱金錢鼠尾髮型乃新朝之美,政令下,多少家破人亡,人民南逃,是孝莊力挽狂瀾,撥亂反正,滿漢一家,入華則華,迅速贏得北地漢民之心,親手下令斬殺多爾袞以謝天下,天下承平,又虛心學聖人之道,行科舉,廣開言路,安天下!
雖與原本的歷史不一樣了,可孝莊依然是歷史上那個孝莊,依然厲害!
甚至贏得廣大漢民之心,這樣一個猶如聖母的女人去世,無疑是出兵打擊大金的最好時機!
所以她一下就急了,拉著他的衣袖紅了眼。
見她關愛自己,心裡發暖,可想到朝堂上的事,臉色又陰暗了下來。
“大明不會出兵。”
“這是為何?!”
這下輪到她驚訝了,連她一個不懂兵事之人都看得出孝莊對大金的影響,此時出兵乃是天賜良機,大明居然要錯過這次機會?
“國喪出兵,非王化之舉……”
冷雲的口氣很淡,卻飽含失望,一股恨鐵不成鋼的味道。
“啥?”
她傻眼了。
有病吧,這是?!!!
“我,我們與大金可是死敵啊!”
她瞪大眼,“跟敵人講仁義,這,這腦子壞了?!”
“連你個小女子都這樣明白,可恨朝堂一群飽學之士卻是……”
冷雲語氣很冷,帶著失望。
“不納貢,不和親,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
滿月喃喃著,“昔日聽這話覺有骨氣,可看看我大明,差點亡國,若不崇禎爺當機立斷,偷跑去了南京,恐怕我們現在都剃髮易服,拖著那個難看的金錢鼠尾成了大金的奴隸了……兩宋雖有歲幣,可因開邊貿,給大遼不過二三十萬,可每年邊貿賦稅幾百萬,國事國事,豈能以道德倫理輔之?國與國只有利益,無友誼,錯了今日,不知王師北上又要等多少年……”
“難得……”
他不由讚歎,“小小女子卻是看得清楚,不過也正是大破大立,崇禎爺的變法才能暢行下去。我看金國也有可取之處,士紳一體納糧,攤丁入畝,火耗歸公,都是治國良方,我大明即使半壁江山,可士大夫依然抱有舊俗,這麼多條變法施行成功了,偏偏這條抵死不從,投獻之風難以禁止,錄取進士越多,國家田稅越少,聽聞福建一帶已有鄉民出海不再回來,去了呂宋等地繁衍生息,自願為夷,真是令人心痛。
滿月不說話了,想想那些本來的歷史,沉默良久,才苦笑道:“天下奉一家,寄情於天子一人之德才有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之說。若君王樹禮非政,於內閣學士治國,五年一任,擬票公選,兩界為罪,或可萬世一系。”
冷雲猛地一震,眼裡閃過震驚。
他雖武夫,可父親乃是心學門人,心學講究天性,追逐自我,他自小受影響,也是心學門人,這番大逆不道的言論聽他耳裡竟有種醍醐灌頂之感,好似開啟了新世界一般!
“君主樹禮?”
他眯眼,聲音低沉了起來,“你意思只負責祭天,接待外國使團等事?”
“是,他是國家人民精神的需要,而不負責政務,君權只有關進牢籠裡,天下才可能真正大治!”
滿月終於還是說出來了,把天下的希望放在君王的才幹道德上這是最危險的事。中國一直在革命,每一次王朝接替都是一次革命,秦朝過度使用民力,法度過於嚴苛,所以百姓起義鬧革命,漢朝革了秦朝的命,入關後的劉邦立刻與民眾約法三章,並且立國後主張學術自由,信奉黃老術,講究淡泊無為而治。
在漢武帝前這套思想很盛行,為何盛行?概因秦朝對學術打擊太大,思想禁錮嚴厲,所以漢朝吸取前朝滅亡的結訓,改進了缺點,這不是一次徹底的革命麼?!
可將國邦寄託君王一人這著實不是什麼靠譜的事,就像王安石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一樣,天下官員道德水平有高有低,好法成了惡法,這都是土壤的問題!
滿月覺得她遭受的種種不公平也正是這種惡劣土壤的體現,不是說現代社會就完美了,但起碼要比現在好太多了,因為有制衡,權利就不可能無限放大,過了,總有人能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