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下套
楊柳回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3章 下套,美味娘子:狼君,請入甕,楊柳回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買賣就是你情我願的事,哪裡存在黑心一說?”
滿月不以為然,“以次充好才叫黑心。如果富人買得多,那我普通肥皂就能再降價實惠窮人,在中間做個調控,不就等於是變相資助了窮人了麼?”
“而我也賺到了錢。我賺到了錢就可以替家裡做更多的事,讓更多的人讀書,他們讀了書以後可以報效國家,而我楊滿月起家的就是靠得工與商啊!”
所有人都驚呆了。
兩個字在腦海裡不斷閃過“妖孽”啊!
楊誠益瞪大眼,心裡竟是閃過一絲恐慌。
他雖是快致仕前才被榮升一級,可到底是做了一輩子官的人,曾在地方上幹過許多年,相比那些高高在上的翰林官,基層幹多的人與他們最大的區別就是:務實。
沒那麼多不切實際的想法,對民生也相對了解。滿月用她的生意打比方,特別是最後一句普通肥皂低價實惠窮人深深震撼到他了。
這樣一來,豈不是所有人都得到實惠了?
上期以來,他都堅信財富是固定的,富人多佔了,窮人就拿得少了,可現在看來,似乎是他們的分配方式出了問題?
又聽那人繼續道:“而我生意好了,就得擴大生產,擴大生產要人,可我們楊家有多少人?就是把各位嬸孃伯母的母家都填進去,只要我的作坊不斷擴充,那也是不夠的。今年跟著滿月去寧波的子弟,回來前,那是在小港一頓狂掃,掃什麼?自然是年貨。”
“手裡有錢了,自然要消費,給家裡妹妹帶幾個頭繩,給辛苦了一輩子的老孃買個銀簪,再個家人扯幾尺布,他們付出了勞動,從我這兒賺去了工錢,又消費到其他商人那兒去,生意好了,商人是不是要多交稅?如此一來,國家就得到了實惠。”
“再來,生意好了,是不是得增加進貨量?那麼貨物從哪裡來?就拿布匹為例,棉花需要吧?生絲需要吧?這些東西哪裡來?地裡來啊!大家手裡錢多了,吃些東西也不用那麼摳唆了,家裡口糧會增加吧?我華夏農民幾千面朝黃土,背朝天,為個什麼?不就是為了吃口飽飯麼?那邊商家需要的多了,農人的糧是不是好賣了?農人收入提高了,是不是又能增加其他需求?”
滿月一勾唇,“看見好用的東西是不是也就會買了?比如給家裡婆娘買一個洗衣皂?”
二伯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吃驚地道:“這,這不是又回到原點了麼?”
滿月點頭,“天下財富是有定數,但財如水,唯有流通到各個環節,讓每一個人得到實惠,我們的國家才能強大起來!只有富有百姓才能創造強盛的國家!此乃謂之民富國強!!”
“那你如何解釋有宋一朝?”
楊誠益道:“有宋一朝藏富於民,可最終……”
“都覺宋弱,而宋真弱麼?”
滿月搖頭,“南宋那點地盤國庫收入卻是我大明最鼎盛時期的十幾倍,甚至高的時候達到20多倍,與蒙元作戰,大宋是最後滅亡的。而大宋非亡於外敵,是敗於內政。”
滿月身為文科生,這點見識還是有的,不由侃侃道:“就拿大宋兩次變法來說,慶曆新政與王安石變法,第一次變法失敗主要原因在於天子!”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臉色一變,雖大明並不禁止談論前朝帝王得失,但如此直言不諱地指出一個天子的不是,對於深受“天地君親師”的古代精英來說還是有些不容易接受的。
可滿月卻不管這些,只道:“當時朝堂的都是哪些人?富弼,歐陽修,韓琦,都是忠直大臣,可最後都被趕出朝廷,恩蔭減少,磨瞰嚴密,僥倖之徒自然牴觸,而宋仁宗最終不堪勢力壓迫只能罷手,為保護這些忠直大臣,只得把范仲淹等人貶黜朝廷,若他有神宗之堅毅,大抵會成功的……”
“再說王安石變法。”
滿月苦笑,“其實法是好法,而王安石變法失敗的最大原因在於他錯誤估計了所有官員的道德水平。一個國家的官人若是指望用良心做事,那麼這個國家是沒有希望的!所以王安石失敗了,而兩次變法失敗的原因就就變法要觸及許多人的利益,而王安石後黨爭開啟,所以大宋非亡外敵而是自敗!”
一眾人陷入了沉思,過了久久十四太叔才嘆息道:“張江陵(張居正)幾次都想在商稅動手,才起頭就被滅了,膽大如他亦不敢輕易在此上有所為。即便如此,一條鞭法依讓他死後遭屠戮,此真天子震怒乎?!”
這句發問令人沉思,話題也不由沉重,十四太叔又繼續道:“說來可笑,國破山河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