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明爭暗鬥的封賞
楊柳回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7章 明爭暗鬥的封賞,美味娘子:狼君,請入甕,楊柳回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諸位大臣自然沒意見,不過趁著這空檔是不是該把一些事做了?
周培公執著笏板出列道:“陛下,既祥瑞已核實非謊報,臣以為當務之急應立刻抽調懂農學之事的官員前去浙江與楊滿月學習神種的種植事宜。此關乎我大明百年之計,臣以為萬不可馬虎。若是可以,朝廷應將楊滿月手裡的糧食都收來,以便日後普及。”
“臣附議。”
張英出列道:“如此產量,想來4,5年內便可普及全國……若是如此,我大明再無飢餓,北地連年災荒,民心不穩,若有此神種,必可收攏人心。”
“諸位愛卿皆老成謀國之言,朕當納之。”
朱和矽坐回了龍椅上,又成了那個守規矩的天子,注視著玉階下的臣子道:“此事著戶部辦理。另,朝廷對有功之人不可不賞,諸位愛卿,楊滿月系出名門,乃楊震52代孫,那幾首詩詞極見風骨,乃女子楷模,如今又立下這不世之功,該如何賞賜啊?”
“這……”
一群大臣議論開了,其實從接到奏報那刻起,他們就在思考這問題了。
女子素來是以父,以夫榮耀獲封的,他們翻看了所有史書,發現以個人榮譽獲封的女子也是寥寥無幾,本朝也就一個秦良玉,要如何封的確不好說。
可不封也說不過去,這樣大的功勞若是不封恐要寒了天下人的心。如今北地的偽帝都臣民格外大方,大明若吝嗇了,豈不是太顯小家子氣?
可到底封什麼卻是沒個主意。
按理說封郡君也是可以的,雖說這也是宗室才有的待遇,但本朝有過先例,開國大臣的女子中也有因此受封的,但一個郡君似乎也有些小氣了。
再往上,那就不行了,郡主,那必須得是宗室的人,而且得是親王女,以前無先例可尋,著實不好辦。
天子看著臣子們討論半天也沒個主意,便道:“之前黃穡說過這事,當時朕還笑話他,曾言若楊滿月當真能做到,朕就破例封她一個郡主……”
一群大臣一聽汗就下來了,好嘛!您也太亂來了,這可是從未有的事,您這是想做什麼?
還未來得及反對,又聽龍椅上的人說道:“我聽說吳王之前的王妃呂氏暗害楊滿月父母,如今她母親都有些言不正名不順的,朕就做主賜婚於她父母,賜四品恭人封號,並賜她父親同進士出生,便授他一個詹事府少詹事之職吧。嗯,另聞楊府老太君也是個忠貞的,堅守婚約,寧忍痛放兒離去也要遵守諾言,是個重信的人,朝廷素來不虧待有德之人,便封個二品夫人。另其子楊守池雖形骸放浪,可卻忠於王事,雖有些糊塗可卻是個敢說話的,便令他官復原職,回京待用吧。”
朝臣一聽,不由點頭,特別是最後一點,等於天子變相認錯了,這可是對閹黨的一次勝利啊!
其他安排也妥帖,恩及父母,能令受賞者感受皇恩浩蕩,就是郡主一封可不行,還得琢磨。
侯景一聽,壞了,可這事若是自己開口,必是討不了好,這幾天天子的興奮他可是看在眼裡的。他們的陛下很愛面子,雖然懶,可卻也想成明君,若是自己現在開口必是要被厭惡的。
可想想又不甘心,楊守池官不大,嘴卻臭,老是罵他們這些太監,若是別人早死了一百回了。可偏偏太后吃文臣那套,文臣也死命保他,所以他總能安然躲過,雖被罷官,可文憑還在,性命也在,到了地方上成了倒宦官的名流,特別是弄了報紙後,更是名滿天下……
想起這些,侯公公就一陣憂桑。
他們姓楊的難道都是孫悟空麼?怎麼也打不死,打一次強大一次,楊守池如此,那楊滿月也是如此,自己的人已經摺損在這對叔侄手上好幾個了,再讓他們做大……
對,還有冷雲!
媽蛋!
越想越氣,他們這是都捆一起去了?
可這話也不好勸天子啊,他們太監靠得是天子的恩寵,這點侯景很清楚,所以他不能開口,哪怕心裡很急。
他微微低下頭,目光陰鷙地掃下玉階下的大臣。
忽然,他笑了。
平民封郡主那沒先例,這群人必是要反對的。
而天子……
他陰測測地咧嘴,無聲地笑了。
天子覺得楊滿月給了他面子,若不依著他,恐怕這些人都得倒黴呢。
想到這裡便是不做聲,默默看著文臣作死起來。
“陛下,平民獲封郡主無先例,且有違祖制,陛下,臣以為封郡君足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