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愛睡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1章 荊州車神劉景升,地上道國,最愛睡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歷史固執的展現出了強大的慣性。 無論各方諸侯的使者怎麼苦苦相勸,朱儁都堅持要奉詔還朝。 用朱儁的話來說,“以君召臣,義不俟駕,況天子詔乎?且李傕小豎,樊稠邕兒,無他遠略,又勢力相敵,變難必作。吾乘其間,大事可濟。” 朱儁信心滿滿,準備用豐富的政治經驗來翻盤,但其他人可慌了神。 一旦朱儁奉詔還朝,這也就意味著朱儁將正式承認長安朝廷的正統性,以及李傕、王允執政的合法性。 失去了大義的名分,關東的諸侯再擅自興起刀兵,在天下人心中就會淪為叛賊。 到時候再面對董白,無論是人心士氣,都將會輸的一敗塗地。 這不堪設想的後果,讓整個中牟都沉浸在畏懼與恐慌之中。 在起義兵之初,不少人心中或許只是為了推翻董卓,興復漢室。但是這些日子以來,手握大權,獨斷專行的滋味,已經讓他們難以放手。 袁紹、公孫瓚、曹操、袁術這些強力諸侯,不斷的派出使者說客,又不斷的彼此接觸,探討接下來的種種可能。 其中反應最激烈的是後將軍袁術。 得知訊息後,袁術親自趕來中牟,對朱儁破口大罵。 最後離開時,這個被稱作“路中悍鬼袁長水”的人,當著所有人的面兒,大聲威脅要做出一番事來。 和這些諸侯一比,另外一個軍事集團的反應就讓人惋惜了。 在得知了朱儁放棄軍事對抗的準信之後,徐州刺史陶謙、前揚州刺史周幹,泰山太守應劭、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以及琅邪國、東海國、彭城國、北海國、沛國這五個國家的國相組成的第二聯盟,幾乎在一瞬間變成一盤散沙。 在這波操作中,最優秀的就屬徐州刺史陶謙了。 陶謙是第二次討董聯盟的主要推手,他不願意屈居袁紹之下,這才一手串聯,推了朱儁出來,搞出來這麼個討董聯盟。不管出人出力,徐州刺史陶謙都是貢獻最多的。 這會兒形勢不妙,他感覺和自己的兩個心腹王朗、趙昱商量了一下。 這兩人心中早有主張,於是趁勢對陶謙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求諸侯莫如勤王。今天子越在西京,宜遣使奉承王命。” 陶謙被這兩人一語驚醒夢中人。 於是他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原地起跑,搶在朱儁離開之前,以趙昱為使節,攜帶呈給皇帝的奏章和貢品,匆匆趕去了長安。 結果朱儁還沒動身呢,董白給陶謙的加封,就已經被快馬加鞭的送了過來。 ——“遷安東將軍、徐州牧,封溧陽侯。” 這幾乎是一個封疆大吏能拿到的頂級頭銜了。 作為力推此事的王朗,則被任命為會稽太守。這個會稽郡,大約有兩個福建那麼大。 原本還心中忐忑的陶謙,頓時就覺悟了。 這董白,是真香啊! 這下好了,別說袁紹曹操等諸侯了,就連朱儁都被陶謙的騷操作,秀的頭皮發麻。 一看陶謙先跪了,眾人只能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荊州方向。 劉表嘛,大家都懂的。 那個暗戳戳的一直想要趁亂上位的荊州車神。 長安天子確定自己的正統性,打擊最大的,就是這個營造名聲,想要彎道超車的荊州刺史。 別人不說,劉表是一定會跳出來反對的。 只是眾人不大明白。 這件事都鬧的這麼沸沸揚揚了,這貨怎麼遲遲沒有反應呢? 後來出使長安的趙昱回來,眾人向他打聽。 趙昱詫異的問道,“你們還不知道?” 眾人連忙詢問。 趙昱慨嘆一聲,露出回憶的神色,“當時我快馬加鞭連夜趕路前往長安,路上的時候突然遇到一支速度極快的車隊。這支車隊總是漂移過彎,而且會利用田壟加速。” “我雖然騎著快馬,但是他們越追越近,後來這支車隊只是在我身旁一晃,就失去了蹤影。等我天亮趕到長安,排隊等著入城的時候,才看到了車尾後面隱約的字。” “——荊州刺史府。” 眾人聞言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劉景升,不愧是你! ——“那後來呢?” 趙昱聞言答道,“朝廷已經加封劉表為鎮南將軍、荊州牧、成武侯。從九錫之中選了鼓吹、大車兩樣賜下,又策命褒崇,謂之伯父。另外朝廷允許荊州牧持節督揚、交二州,置長史、司馬、從事中郎,開府辟召,儀如三公。” 這尼瑪。 眾人聽了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 光算地盤,半個大漢都劃到劉表名下了! 而且朝廷還賜了兩錫,稱其為伯父,讓他可以在荊州開府,位比三公。 可惜。 劉表的收穫雖然豐厚,但這件事情,也徹底讓天下人都看清楚了,這個整天幻想著彎道超車的荊州車神劉表,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慫逼。 只是這樣一來,眾人最後的心氣都消散了。 按照最新傳來的訊息,原本正打的頭破血流袁紹和公孫瓚,已經火速向北路使者趙岐認慫。而且讓人震驚的是,為了展示服從朝廷的決心,兩人不但握手言和,而且還約為了兒女親家。 曹操更是徹底,他索性扔下正在應對的黃巾亂賊,親自帶兵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