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月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六章 鑽石工廠,相思長恨歌,紅豆月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時,導遊小羅又揮舞起三角旗,向金秋團成員招呼道:
“各位朋友,集合了!現在,我們去鑽石加工中心參觀。如果哪位朋友計劃購買貨真價實的鑽石,今天是一個最好的機會。”
於是,金秋團的成員們,便尾隨在小羅的後面,一邊議論荷蘭木鞋的精巧細緻,一邊讚美阿姆斯特丹郊外的迷人風光,一邊談論平房裡那位荷蘭少女生硬的漢語,以及她那獨特的商品推銷能力。
由於金秋團將去參觀的鑽石加工廠,是在阿姆斯特丹的市內。
中巴車從民俗村停車場駛出後,又向市區返回了。
好在民俗村離市區距離不到二十公里,半小時後,中巴車已停在了一家名叫“嘉聖迪馬”的鑽石加工廠附近。
金秋團成員下車後,在導遊小羅的引領下,向前步行兩分鐘,就進入了“嘉聖迪馬”鑽石加工廠的大門。
在這裡,有必要介紹阿姆斯特丹鑽石加工廠獨特的對外銷售方式了。
原來,阿姆斯特丹所有的鑽石加工廠,在銷售產品時,都是對外開放的。
他們允許外來遊客或顧客直接進入工廠,並且可以直接進入工廠的車間,在機床旁邊參觀政企鑽石的加工過程。
而且,鑽石工廠不僅允許外人參觀,而且還專門安排了專業技術人員,向進入工廠參觀的遊客或顧客們,介紹鑽石的加工方式和鑑定方法。
同時,每個鑽石加工廠,都會在臨街的部位設一個專門的鑽石銷售商店,以方便客人在參觀結束後,立即購買本廠生產的正宗鑽石產品。
金秋團成員在導遊小羅的帶領下,進入“嘉聖迪馬”鑽石加工廠後,工廠特意請金秋團的客人依序排隊,首先從該廠銷售商店的一樓進門,然後在商店銷售人員的引領下,從一樓左側拐進一個兩米多寬的大門,直接進入了加工車間。
來到加工車間後,金秋團成員們看見,車間裡所有工人一律穿著藍色工作衣,在雪亮的燈光照耀下,個個都在專心致志地加工手中的鑽石。
發現來了遊客團隊後,車間裡有位四十多歲的工程技術人員,立刻朝金秋團迎了上來。
技術人員來到金秋團跟前後,首先熱情地向大家“哈羅”了一聲,然後,他用外語嚮導遊小羅交談了幾句。
導遊小羅與他交談後,那名技術人員會意地點頭微笑。
然後,他向金秋團成員們做個手勢,邀請大家跟他來到了一臺鑽石加工機床跟前。
這裡的鑽石加工機床,其實只有普通的縫紉機那麼大。
一眼望去,整臺機床小巧而精緻,完全安放在一隻辦公桌大小的玻璃櫃裡頭。
在玻璃櫃裡,從不同的角度,安裝了幾盞光線極強的射燈,將櫃子裡的機床,以及操作工人的雙手,還有他們手上正在加工的鑽石,照射得清清楚楚、透亮分明。
操作機床的工人,其主要任務,就是按照工程技術人員事先敲定的技術引數,將鑽石原料加工成產品,然後按規定流程和手續,移交給倉管員入庫。
那位負責介紹鑽石加工流程的技術專員,將金秋團領到一臺加工機床跟前,然後朝導遊說了句什麼,接著就用荷蘭語向客人進行講解了。
隨著技術專員的講解,導遊小羅也一句接一句地向大家翻譯進行。
那位技術專員講解的主要內容,是說鑽石加工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就是選擇良好的鑽石原料。
選好原料後,再根據原料大小和形狀,將其切割成大小適中的顆粒。
原料切成顆粒後,再由技術工人將顆粒加工成六面放光的寶石。
參觀完加工車間,負責講解鑽石加工流程的技術專員,又將金秋團領回到鑽石銷售商店,請大家來到了鑽石鑑定櫃檯。
此時,在鑽石鑑定櫃檯內,有位專業鑑定師,正在為一位客戶鑑定鑽石。
負責接待金秋團的技術專員,用荷蘭語與櫃檯內那位鑑定師交談了幾句後,那位鑑定師立刻起身向金秋團客人們點頭致意。
然後,鑑定師一手拿著正在鑑定的鑽石,一手拿著放大鏡,並將手中的放大鏡不斷變換方位,從各個角度照看手中的鑽石,同時用荷蘭語言,向金秋團客人們進行著流利的講解。
這時,站在鑑定師旁邊的導遊小羅,又開始翻譯鑑定師的講解。
小羅在翻譯中說:
“要想鑑定鑽石的真假和品質的高低,必須把握以下幾個要點:
一是鑑定硬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