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鳥先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7章 長壽內閣,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肥鳥先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士的牌坊就有幾十個。

而這樣殘酷的環境下,徐時行還能高中南直隸鄉試第三名,足以可見徐時行讀書的實力了。

徐時行今年才21歲,年少高中卻沒有讓徐時行變得輕浮狂妄,反而讓他性格更加的內斂,做事更加的周全。

徐尚珍最喜歡這個小兒子,他將徐時行帶在身邊,親自監督他讀書,也經常會將一些府衙的事情交給他,鍛鍊徐時行的辦事能力。

大明朝這種上陣父子兵的事情並不罕見,如今內閣嚴閣老和工部侍郎嚴世蕃也是父子,嚴世蕃就住在嚴閣老府上幫助嚴閣老處理政務,京師的人都稱呼“小閣老”。

當然徐時行為人低調,也不仗著知府公子的身份橫行霸道,在蘇州府的名聲還是很好的。

站在徐尚珍的書桌前,徐時行說道:“兒子跑了幾家商會,他們都表示這次要和朝廷的鈔關法對抗到底,寧可繞道松江府,也不肯在滸關交稅。”

徐尚珍嘆了一口氣站起來,他吩咐兒子坐下說道:

“這幫商人實在是太跋扈了,他們也不想想,朝廷現在是讓文官來做鈔關使,這方望海怎麼說也是進士出身,是讀過聖賢書的,只要他們能交上一點稅,那方望海絕對不會逼迫太狠。”

“若是方望海倒了,朝廷下次派下來的就不是文官了。”

徐時行對於朝廷的運作還不瞭解,他問道:“爹,不派文官還能派稅擔任鈔關使?”

徐尚珍說道:“文官收不上稅,那隻能派太監了。”

徐時行一驚,但是也覺得父親說的有道理,以那位皇帝的性格,若是方望海辦不成這件事,那就要會用更激烈的手段,委派太監來收稅了。

徐尚珍扼腕嘆息說道:“等那個時候,蘇州府才是真的永無寧日啊!”

徐時行問道:“所以父親才讓我去拜訪那些商會的領袖,勸他們或多或少交一點,讓方大人的面子不要太難看,讓朝廷繼續留任他做鈔關使?”

徐尚珍點頭說道:“為父就是這個意思,可嘆這些傢伙鼠目寸光,叫嚷著認識這個閣老認識那個大臣,這些話也只能嚇一嚇方望海這樣的文臣,若是真的來了太監,他們說認識誰都沒用了。”

徐時行也憂慮起來,徐尚珍乘機教育兒子說道:

“時行,為父我做官多年,總結出來的為官之道就是一個‘水’字。”

“上善若水,主政一方就是調理陰陽,要將各方面的關係調和好。大家合舟共濟才能將事情辦好。”

徐尚珍嘆息一聲說道:“如今方望海就要在角力中落敗,這幫商人還在忙著慶祝,卻不知道禍之將近也?”

徐時行感覺自己又收穫了一些為官心得,他對著徐尚珍說道:“爹,那我們接下來要怎麼辦?”

徐尚珍說道:“沒辦法,方望海想出的這鈔關法著實精妙,若是真的被他弄成了,蘇松兩府一府的商稅就能抵得上整個南直隸的田稅。”

徐時行倒吸一口氣涼氣說道:“這麼多?”

徐尚珍說道:“你看城內那些絲制工坊,數百臺織機日夜不停,一年能製出多少匹絲綢?”

“你在看看松江府的那些棉花商人,你可知如今一批松江布,在北方能賣到什麼價格?”

蘇州府和松江府經常相提並論,但是兩座城市的主要產業是不同的。

蘇州是大明的絲綢基地,松江府是大明的棉布基地。

相同的是在蘇州府和松江府,都已經出現了高達百人同時做工的紡織工坊,也出現了絲綢行會、棉布行會這種行會組織,這些行會甚至已經出現了壟斷行會的性質。

徐時行聽到蘇松兩府能夠收到這麼的商稅,忍不住問道:“這些商人賺了這麼多,難道不應該交稅嗎?”

徐尚珍說道:“交,當然應該交,但是也要能收的上來啊,你不知道松江府那些棉花商人的後臺是誰嗎?”

徐時行立刻跟著嘆氣,松江府華亭縣最有名的人,就是內閣次輔徐階了。

徐階雖然在京師當官,但是他的家族卻還在松江府。

從徐階開始官運亨通以來,徐家在華亭縣的土地就越來越多,如今徐家已經有了徐半城的說法,意思就是整個華亭縣有一半的土地都是徐家的。

這些土地都是棉田,徐家又開設紡織工坊,在松江府做棉花生意的,自然都知道徐閣老家的赫赫威名。

徐家父子都認定了這次對於方望海是死局,蘇澤已經在吳縣城內閒逛起來。

吳縣是水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爭鸞

昔在野

我原來認識的人都變成了大佬

白孤生

科技:先別死我要改變世界

我不想當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