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鳥先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8章 稅收契約論,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肥鳥先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鈔關稅法一定會被胥吏盤剝,就否定了鈔關稅法的意義。

蘇澤心中微微冷笑,大明朝的讀書人戰鬥力果然了得。

不過他倒是不慌,並沒有就市易法和鈔關稅法的異同辯論下去。

蘇澤直接推開這個話題說道:“與民爭利,我覺得不是。”

“朝廷之所以要開徵稅源,自然是因為用錢的地方多了。”

“稅收之事,自然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北有俺達,關中地震,南方倭寇,到處都是花錢的地方,朝廷的錢不夠花,這錢也不可能憑空變出來,要養兵要救災,這錢從哪裡來?還不是要增加苛捐雜稅。”

“朝廷不行鈔關稅法,這錢就要從普通百姓身上徵,若是鈔關稅法能收到錢,那普通百姓身上的加派就少一點,這怎麼能說是與民爭利呢?總不能說商人是民,農民就不是民了?”

這一面“尊農”的旗幟祭出來,許國立刻敗退,在大明的政治觀中,農的地位是肯定要高於商的。

用商人之財滋補農民,這是封建社會的政治正確,根本沒有辯駁的空間。

不過其實蘇澤也知道,自己也是詭辯。

鈔關法收上去的錢,到底有多少能用來賑災打仗,這是在場所有人都不知道的事情。

就從這位道君皇帝在關中地震後沒錢救災,還不肯停修宮觀就可以看出來,鈔關法估計十之八九還是要成為皇帝斂財的工具。

不過這話肯定是不能說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說出來,就將鈔關稅劫富濟貧的調節稅收屬性點出來,眾人也覺得不能說應該給商人減稅。

王錫爵和許國都敗下陣來。

蘇澤說道:“士農工商,為何農民種田從來不想著少交田稅,商人卻總是想要少交稅呢?”

“世人都以為無商不奸,商才排在四民之末,洪武皇帝抑商,也正是這個原因!”

蘇澤抬出了洪武皇帝,眾人更不說話了。

按照朱元璋的設計,商人的地位最低,他規定商人都不許穿綾羅綢緞,也不允許住大宅子。

不過這一條組訓早就已經沒人遵守了,如今蘇州府的商人,只會在絲綢的外衣上束上麻布的腰帶,來表示自己還在遵守洪武大帝的組訓。

“要我說,交稅是利國利民的事情!交稅是最光榮的事情!”

“稅收可以用來賑災,用來養兵,用來改善民生。”

“更重要的,稅收是一筆契約。”

“契約?”徐時行問道。

蘇澤點頭說道:“上古三皇五帝的時候,雖然沒有鈔關稅,但是所有人都要一起狩獵,打到的禮物都是整個部落的人分,所以那時候是沒有稅,只有公無私也!”

三人都不是普通讀書人,一個知府之子,一個望族子弟,許國家在徽州府也有連片的良田,是妥妥的大地主,他們自然是讀過史書的。

“到了春秋戰國,才有了管仲這樣的財臣,抽齊國之財以強軍,才有齊國之霸業。”

三人又是點頭,管仲雖然算不上儒家先聖,但是儒家聖人對他的評價都是正面的。

“在下認同王荊公這句話:‘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

三人皺眉,王荊公就是王安石,大明朝對王安石的評價可是不高的。

但是王安石這句話倒是也沒問題,天下之財確實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

但是這和蘇澤所說的契約,有什麼關係?

蘇澤說道:“上古的時候,無稅也皆稅,先民將自己所得全部貢獻給部族,用來征戰開拓。”

“春秋的時候,子民給國君交稅,國君訓練士卒保衛百姓。”

“沒有百姓的供養,又怎麼有朝堂上的卿相,又怎麼有指揮作戰的將軍?”

“要我說,有萬民供養才有國,百姓交稅,就是和國家簽訂了契約,用交的稅來換取軍隊保護的安全,換取官府治下的安寧。”

“商人之所以被人唾棄,就是因為他們已經享受了官府的好處,卻總是不願意承擔這份契約,老老實實的交稅。”

“而士大夫之所以厭惡商人,是因為他們比農民積攢了更多的財富,卻總想辦法交的比農民還少,他們的這份契約總是不對等的,這才是天下人都言商人狡詐的原因。”

三人都愣住了。

徐時行竟然找不到理由來反駁蘇澤。

但是將交稅比作契約,又讓徐時行隱隱約約覺得有些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折枝

困倚危樓

大祭司重生闖蕩娛樂圈

想成為一條鹹魚

宿主她只想屯物資

苦薇草

太子的小啞巴有劇毒!

尚潯

豪門軍寵:調教小嬌妻

月影青悠

靈醫

灼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