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鳥先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4章 李時珍,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肥鳥先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時珍進入泰州,就見到了被疫病肆虐的慘狀。
泰州,江北鹽業之樞紐,這座城市歷史相當的悠久,地處長江、淮河、大運河交匯之地。
從揚州興盛以來,泰州就是富庶之地。
當年王艮在此講學,成立泰州學派就在此處收徒,據說當年王艮講學的時候,每一次都是萬人空巷,泰州城內都被擠的水洩不通。
不過李時珍一路南下,見到的卻是另外一幅“萬人空巷”的悽慘場景。
大量的村落直接荒廢,被掘開的淮河沖垮了田地,很多村子當天夜裡就沒了。
僥倖活下來的人,也都在疫病中掙扎求生,可以說是十室九空。
等到李時珍診斷過幾個病人,確定了這就是孫思邈在千金方中所說的“蠱症”。
“有人患水腫,腹大四肢細腹堅如石……此終身疾不可強治”。
李時珍皺起眉頭,孫思邈都說此病不可強治,只能慢慢調養,等到身體好一點再用藥石滅蠱。
可是如今泰州這些百姓就算是沒有蠱症,也都快要活活餓死了,根本沒有調養的條件。
李時珍雖然攜帶了一些藥物,卻沒有足夠的糧食。
作為醫者,他明白這個世界最難治療的病症,其實就是窮病。
泰州的富戶也不是沒有發病的,但是隻要能調養著,倒不至於會轉為急症暴卒。
可窮人得了病不僅僅沒有辦法將養著,為了求生還要去勞作尋找食物,結果就是病症轉為急性,迅速發作死亡。
李時珍也是無可奈何,他用的是孫思邈驅蠱的方子,他將方子告訴百姓,又教授他們辨識草藥,然後繼續向泰州城走去。
與此同時,蘇澤等人也來到了泰州城附近。
因為泰州知府染病而死,城內已經沒有能夠做主的人領頭救災,城門都大大的敞開著,大量沒有染病還能走的人都擠到了城內外,試圖用城牆來阻擋可怕的疫病。
蘇澤在治療了幾個病人之後,確定了這就是後世也讓人聞風喪膽的“血吸蟲病”。
顧名思義,這是一種寄生蟲,這種蟲子會在人體內大量繁殖,寄宿在人體的靜脈系統中。
有的慢性病人可能會十幾年才發病,但是如今泰州鬧的是急性血吸蟲病,發病到死亡的時間很短,而且死者往往出現嚴重的肝腹水,所以出現肚子腫大的情況。
這種病即使在近代,也給中國帶來了嚴重的損傷。
還是官軍造孽啊。
血吸蟲病之所以出現在南方,是因為這是一種透過水傳播的疾病。
成年血寄生於人體中,每天產下幾百顆卵。
大約一半的卵能夠透過血管,進入膀胱和腸道排出體外。
卵在水中孵化成毛蚴,毛蚴沒有感染人的能力,目標是釘螺。
當毛蚴遇到釘螺後,將在釘螺體內啟動無性繁殖,分裂出尾蚴,這個過程會持續數月,單個毛蚴最終會增殖出成千上萬的尾蚴。
尾蚴離開螺體後入水,如果碰到了合適的宿主便在數秒內鑽入宿主面板,開啟宿主體內的生長繁殖。
這樣就完成了一個從人體到中間宿主再回到人體的一個迴圈。
因為官軍掘開了淮河,導致整個泰州地區洪水氾濫,釘螺得到了大量的繁殖,也讓水中的尾蚴數量激增,下水田勞動的百姓紛紛患病。
而這些百姓患病,導致血吸蟲卵更多,就連視察水田的泰州知府都被感染患病。
河水汙染井水,又汙染百姓日用水和飲用水,這才導致瞭如此規模的大疫。
明白了病因之後,蘇澤立刻在泰州城外開始了抗災。
後世治療血吸蟲的驅蟲藥物是吡喹酮,這是一種化學合成的藥劑,蘇澤自然是無法制作。
不過古籍中也是有驅蟲的藥方,但是患血吸蟲病的病人往往身體非常虛弱,無法承受驅蟲藥物。
所以蘇澤的方案是將這些病人先集中管理起來,他讓李贄和徐時行進城,向城內大戶募集糧食,先給這些病人提供營養,等身體好轉再驅蟲。
對於血吸蟲病,治病從來就不是關鍵,關鍵在於防病。
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斬斷血吸蟲病的中間宿主,也就是釘螺。
建國後為了消滅血吸蟲病,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滅殺釘螺運動,只要消滅了這種中間宿主,那麼血吸蟲就無法變成有感染能力的尾蚴,那血吸蟲病就算是控制住了。
蘇澤一邊編童謠,警示當地百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