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鳥先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5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肥鳥先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南方。
其中陝西成了這一次春闈的最大贏家,雖然總人數上陝西進士的數量不如北直隸,但是科舉一二甲中,陝西人位列本地春闈的第一,狀元和探花都是陝西人。
本次春闈還有一個特殊之處,那就是皇帝沒有主持最後的殿試,而是由張居正親自現場出題,考的策論題目自然是如何推行新政。
就連朝廷最重要的開科取士,都沒有任何一個皇室成員參與,整個明廷對於張居正的權勢更加畏懼,甚至私下都傳說張居正有篡位的想法。
不過張居正倒是真的沒有篡位的想法,他還在為推行自己的新政焦頭爛額。
戶部總算是發行了一批新銀元和銅錢,雖然成色不足,遠遠比不上東南的銀元好用,但是好歹將銀錢流通了起來,保住了大明朝廷的財政運轉。
要不說人的潛力還是無窮的,在張居正的恐嚇下,明廷的戶部侍郎黃秉坤一方面拿出自己的家財,再加上從戶部下各工坊抽取的銀錢,總算是將鑄幣工坊運轉的本錢給湊齊了。
黃秉坤對於市面上銀錢不足的情況,想出的解決辦法就是融化東南發行的銀元,改鑄成摻雜了鉛和倭鉛的大明銀元,再透過大明官府投放到市場上。
這一招也算是歪打正著,雖然進一步敗壞了明廷的財政信用,可是倒也挽救了明廷搖搖欲墜的經濟。
一枚成色足的東南銀元,可以改鑄成十枚大明銀元。
緩解了京畿地區的錢荒之後,戶部更是嚐到了甜頭,更多的鑄幣工坊被建造起來,甚至成了明廷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張居正雖然知道這樣做是飲鴆止渴,但是現在變法到處都要花錢,只能默許了黃秉坤的行為,甚至還偷偷嘉獎了黃秉坤。
就在明廷繼續折騰的時候,東南的讀書人齊聚南京,東南的第一次科舉考試即將舉行。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