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鳥先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7章 解元!,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肥鳥先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就是不中,看不看榜又不能影響京榜,看與不看有什麼區別呢?”
鄉試張的榜是加蓋了朝廷璽印的專門榜單,是知貢舉汪道昆從京師帶過來的,所以稱之為京榜。
蘇澤這麼一說,慈恩方丈一笑,這位蘇施主竟然還會打機鋒,也是個有趣的人物。
蘇澤也看著老和尚,這位慈安方丈也是個妙人,這些日子在西禪寺中,也經常聽到小沙彌說起他。
西禪寺雖然始建於唐代,但是多有損毀,在慈安方丈接任之前,慈安寺的佛塔都傾倒了。
接任之後,這位方丈一邊化緣,一邊帶領全寺的和尚做土木活兒,做木匠活兒,竟然將傾頹的佛塔扶正了,然後一棟一梁,一磚一瓦的重新修了西禪寺。
這些年西禪寺才逐漸香火旺盛起來。
對於這種實幹的和尚,蘇澤也沒有多少惡感。
這時候老和尚看到了蘇澤身後的沙盤,他聽僧人說蘇澤接了木工工具,沒想到他竟然在做這樣的東西。
慈恩方丈對蘇澤說道:“蘇施主,拿東西能看看嗎?”
“請便。”
慈恩方丈走過去,看到精巧的沙盤,蘇澤還用剩餘的木頭做了水車小模型來代表水力鑄幣廠,慈恩方丈拿起一個更是嘖嘖稱妙。
“這些都是蘇施主自己做的?”
蘇澤點點頭,慈恩方丈又看沙盤問道:“這是?這是閩江?”
蘇澤高看了老和尚一眼,要知道這個時代的人是沒有地圖看的,能一眼看出這是閩江,蘇澤已經決定很驚奇了。
老和尚說道:“貧僧年輕的時候曾經遊歷過福建,當年就是沿著閩江走的,這麼看果然是閩江啊。”
老和尚又問道:“老僧冒昧,請問蘇施主是要做什麼呢?”
蘇澤坦然說道:“治閩江。”
老和尚愕然,治江?
你一個舉人都不是的,想要治江?
可是老和尚看著栩栩如生的沙盤,欽佩的合十說道:“阿彌陀佛,蘇施主是有普度眾生的大志向的,佩服佩服!”
慈恩方丈想了想說道:“在修復本寺佛塔的時候,貧僧找到一本奇書,也是靠著這本奇書才完成了佛寺的修葺,不過書中還有很多老和尚看不懂的地方。”
“蘇施主既然要治江,想必也要用到這些匠人活兒。”
說完這些,慈恩方丈吩咐門口的小沙彌,去藏經閣取書過來。
蘇澤也來了興趣,他參觀西禪寺的時候,也發現這座寺院雖然是新建,但是和當代的寺廟風格並不相同,反而有些唐宋建築的大氣。
唐宋建築和明清建築是截然不同的,這一切的原因自然是戰亂導致的建造技術斷代。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工匠行業本身就是口傳心授,很多工匠家族都在戰亂中絕後了,技術自然也傳不下來。
別說是建築技術,就連軍事工程技術都失傳了不少,明修的城牆比唐宋城牆要新,但是比唐宋修的城牆都差不少。
過了一會兒,小沙彌捧著一本古書,來到了單房中。
慈恩方丈將書遞給蘇澤說道:“也不知道這本書是何人所做,書上記錄了大量房屋殿宇的建築方法,也有河壩城牆的建造規制,蘇施主若是覺得有用,可以將它抄了去。”
蘇澤翻看一看,當場驚呼了起來,這本書竟然是《營造法式》!
“是藏於佛塔中的?”
慈恩方丈看到蘇澤認識這本書,疑惑的問道:“蘇施主認識這本書?”
認識,怎麼不認識,這本書在木工建築業可是大大有名!
《營造法式》是宋代李誡創作的建築學著作,是李誡在兩浙工匠喻皓《木經》的基礎上編成的。是北宋官方頒佈的一部建築設計、施工的規範書。
這本書上記錄了宋代總結的前面歷代的建築心得,提出了一整套的施工規範,是古代木質建築的集大成之作!
只不過元代的戰亂,而書上有很多建築行業的黑話,大明的匠人竟然看不懂而讓這本書近乎失傳。
等到解讀出書中的全部內容,還是在後世梁思成夫婦探索殘存的古建築,又結合古代文獻檔案,才將整本書解讀了出來。
蘇澤也沒想到,慈恩這個老和尚竟然是靠的這本書重修的西禪寺!
也難怪西禪寺雖然是本朝重建的,卻又唐宋遺風,原來是這樣!
蘇澤拿起這本書愛不釋手,慈恩和尚疑惑的問道:“蘇施主能看得懂這本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