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鳥先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5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肥鳥先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海瑞正在收拾東西。

他從浙江調任江西興國縣令之後,在興國縣令的位置上一直做的不錯。

海瑞清丈土地,打擊城內的富戶隱藏的田畝和人口的犯罪行為,審理擠壓的官司,興國縣的百姓都稱呼他為青天。

不過海瑞深受蘇澤的影響,還是做出了一些和蘇澤穿越前那個歷史時間線不同的事情。

海瑞從興國縣的官府府庫中,拿出最後一點積蓄,在興國縣籌辦了五座官府經營的工坊。

興國縣雖然窮,但是自然資源非常豐富。

海瑞按照興國本地的特產,分別建立了一座石灰工坊,松脂工坊,煤礦,鐵礦和造紙坊。

這些工坊都是海瑞根據蘇澤寄給他的天工開物上的方法建造出來的,靠著先進的工藝,這五座工坊在短短一年期間,就實現了盈利。

城內的大戶紛紛找到海瑞,希望他能開放一些產業給富戶們。

海瑞自然是求之不得,不過他堅持礦坑必須由官府經營,只同意將鐵礦加工,石灰加工和松脂、造紙坊的技術開放給這些富戶,讓他們自行在城內設立工坊。

一時之間,興國縣這個位置靠近山區,交通並不算發達的小縣城,竟然在海瑞到任之後,一天比一天富裕起來了。

飛龍軍攻入江西,江西出現了大量的流民,江西其餘各縣都在盡力阻止流民進入,只有發展了工商業的興國縣來者不拒。

海瑞收留了很多的流民,給他們安排官辦工坊的工作,又帶著他們修建水利建造水力工坊,興國縣反而因為大量勞動力的湧入,而日益繁華起來。

不過海瑞升官的理由,卻不是他治理興國縣的大功勞,而是因為他多次違抗嚴黨的上級,並且公開抨擊嚴嵩父子。

海瑞到任興國縣之後,江西是嚴黨的老巢,他頂頭上司多次想要插手興國縣的產業,都被海瑞用《大明律》阻止。

海瑞又不滿朝廷中的腐敗,認為是嚴黨專權導致的,所以不斷的公開和私人場合抨擊嚴閣老,還經常說要去江西分宜去當知縣。

分宜是嚴嵩的老家,海瑞這個反嚴嵩的傢伙要去江西分宜當知縣是想幹什麼?

海瑞這些言論傳到了京師,嚴黨和清流都開始運作海瑞升官。

御史言官除了糾察百官之外,還有舉薦賢能的職責。

清流一派的江西道給事中上書,認為興國縣令海瑞善於理民,在任一方考評上等,推薦海瑞晉升。

而嚴嵩一黨把持的吏部立刻就給海瑞安排好了位置,海瑞的升遷立刻透過。

吏部發文,將海瑞召到京師,擔任戶部雲南清吏司主司。

平心而論,戶部十三清吏司的主司算是不錯的崗位了。

大明朝的財政制度極其混亂和複雜,戶部無論是人數和管轄的事務,都是六部中的第一大部,甚至有時候還能凌駕於吏部之上。

原因也很簡單,吏部說起來是管人事任命的,可是你小小的吏部管得了嗎?管不了的嘛。

嚴嵩掌權之後,經常軍訓吏部官員,搞得吏部官員如同嘍嘍。

每次吏部推薦官員名單,都要派官員去內閣教育,等到內閣大佬們定下推薦人選,吏部才會草擬名單給皇帝。

而皇帝則從名單中選出自己合適的人選。

吏部在推薦高階官員上沒有權利,在任命中低階官員上,也被內閣侵奪了權力。

嚴嵩模仿唐代政事堂制度,也在大明內閣搞出了什麼堂除。

中下級的官員吏部推選之後,也要內閣審議透過才能下發,內閣凌駕於吏部之上,完全將吏部當做了小秘。

而戶部卻因為其專業性,免遭了內閣毒手,成為擁有較高自主權的部門。

戶部下設十三清吏司,分別對應大明兩京十三省中的十三省。

吏部雲南清吏司對接雲南布政使司,負責管理、監督、統計雲南一省的財政,又是京官,比起興國知縣確實是很好的位置了。

不過海瑞還是有些悶悶不樂,他剛剛在興國縣做出來一點成績,別人就忙著摘桃子了。

接任興國知縣的就是個嚴黨中人,聽說是上一科的進士,在京師等了三年,最後花費重金攀附上嚴世蕃,這才選到了興國知縣這個職位。

海瑞想起自己好不容易辦起來的產業,又想到交接大印的時候,那位新任知縣貪婪的目光,看到那位新知縣迫不及待的用自己的手下去接管工坊,海瑞心裡不是滋味。

海瑞將駑馬套上馬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爭鸞

昔在野

我原來認識的人都變成了大佬

白孤生

科技:先別死我要改變世界

我不想當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