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鳥先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7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肥鳥先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和其他學子不同,蘇澤倒是沒有出風頭的想法。
蘇澤在讀書的時候曾經問過導師,為什麼大明朝這麼流行曲這種藝術形式。
按照導師的說法,詩卷不過大唐,詞卷不過大宋,大明的文化人只能去玩曲了。
不過這也是導師開玩笑的說法,實際上大明朝的市民經濟的繁榮,讓藝術從原本只屬於上層圈子的詩詞歌賦,迴歸到了百姓之中。
戲曲就是這樣的一種藝術形式,南戲起源於浙江,傳奇戲繁榮於蘇南,南北二京是戲班最多的地方,這些都是經濟繁榮的地區,這些劇目也都是雅俗共賞,不僅僅上層習慣,普通百姓也喜歡。
只可惜蘇澤的文學只有lv3,到現在他也不知道肝“文學”技能的辦法,要不然隨便從明末湯顯祖那邊抄一篇《牡丹亭》,就足以名揚天下了。
只可惜現在他的文學只有lv3,腦海中還沒有《牡丹亭》這樣的長篇作品。
文學這個技能實在是太奇怪了,等級提不上去就抄不到更多的作品,但是沒有作品就沒辦法提升等級,難道這個技能出bug了?
蘇澤放棄了抄雜劇揚名的想法,陳朝源壓低聲音說道:
“蘇兄,你知道嗎?於家倒黴了!”
“延平衛於家?”
“是啊,延平衛於家的一筆舊賬被人翻出來,清軍御史抓到了於家的把柄,聽說於家已經砸了很多銀子買通關係,但是那位鄢大人還不滿意,這次於家就算是過關,也要元氣大傷。”
蘇澤疑惑的問道:“我聽說這於家的祖上是追隨洪武大帝打天下的舊人,也沒有捲入國初的幾場大案,他們家族怎麼可能是犯官後代?”
鄢懋卿來清軍,是為了清除軍中那些因為作奸犯科充軍的子弟後代,但是於家這種在大明朝也算是根正苗紅了,怎麼會被鄢懋卿訛詐的。
陳朝源說道:“於家不是罪過是不在國初那一輩,是正統帝時候於家出的一檔子事情。”
正統帝?不就是明堡宗嗎?
八卦也是人的天性,蘇澤也忍不住問道:“於家在正統帝時期犯了事情?”
陳朝源說道:“這可是一件轟動天下的大事,我小時候就聽塾師說過這件事,沒想到竟然有人將這件事翻到清軍御史那邊,這案子可是正統帝親裁的,於家這次要倒黴了。”
陳朝源也不賣關子,他說道:“蘇兄也是出身衛所軍戶,自然知道世襲軍職的規矩,一代中只有有一人承襲軍職,其餘諸子就算是從軍,也得不到軍職。”
蘇澤點帶頭,大明朝的世襲軍職制度就是如此,一般是嫡長子繼承。
比如現在的於二公子,只要等他父親去世,他大哥就會繼承世職,而於二公子除了於指揮使私人給他的財產之外,其餘的東西都繼承不到。
陳朝源說道:“正統八年,那一任的延平衛指揮使有五子,其中次子於玘為了爭奪於家的世襲指揮使一職,殺害了自己的兄長於珮。”
蘇澤倒吸一口氣,殺兄在大明律中可是一等一的大罪,是不赦的死刑。
“本來這個案子的案情清楚,延平府推官已經定罪,上報刑部就等著勾決,於玘為了求生,五次在法場喊冤,五次在法場上都因為喊冤保住命。”
蘇澤徹底傻了,這也能保住命?
陳朝源跟隨族兄做狀師,對大明律法頗為精通,他說道:
“大明律法中有這麼一條,臨刑喊冤當重審,所以這於玘喊冤才能五次重審。”
蘇澤疑惑的說道:“怎麼可能!若是人人臨刑喊冤,這大明朝還能處決人犯嗎?”
蘇澤的“刑訟”技能只有lv1,對於大明律並不精通,他也不記得有這條律法。
陳朝源點頭說道:“確實有一條,但是普通官員監刑的時候,根本不會理會臨刑喊冤,又或者人犯在臨刑前也會被毒啞,根本不給他們喊冤的機會,於玘能夠喊冤五次,還是因為他是延平府於家子弟的原因。”
這下子蘇澤明白了,臨刑喊冤這種條款,根本就是一條律法中的死條款。
這種條款平時根本不可能使用,人犯都是地方官員審的,監斬官也都是本地司法官員,普通犯人喊冤,他們怎麼可能理會。
也是因為於家的關係,所以這個於玘才能喊冤重審五次。
“第一次這於玘誣陷另外一個弟弟於瑃殺兄,但是推官重審發現人證物證不符,再次上奏請判於玘死刑。”
“第二次於玘說自己兄長是中了獵人的陷阱而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