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二先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七十五章:楚‘晉’決戰,神話諸侯時代,熊二先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鄉里的大爺都知道,這是要開始統一戰爭了。
整個鹽城,治下百億人口,都激動了起來。有擔心的,有興奮的,什麼想法都有。
甚至就連海外浮島之上,某些按理說已經處於隱居狀態的前朝遺民們,這會兒也激動了起來。
有的甚至做好了有仇的報仇的準備。
比如越國所在的數個浮島之內,就有好幾位卿相,打算參軍,最終參與和吳國的戰爭。
不過,這種一般沒法加入如今鹽城的軍隊。
鹽城的軍隊,不缺少這些卿相。讓他們進去了,反而會汙染原本乾淨的軍隊。
誰知道這些人是否值得信任?
誰知道這些人會不會滿腦子都是報仇?
誰知道他們會不會為了報仇而違抗軍令,最終對統一戰爭產生了負面影響?
退一萬步講,這一次的統一戰爭,此戰之後,全天下就都是鹽城子民了,都是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像這種允許某些人士利用統一戰爭對個人的敵人進行打擊報復的事情,顯然是不被允許的。
時代變了,規矩自然也就不一樣了。
只是,很多人見識不足,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楚國,楚公和王巨君相對而坐。
今天下雪了,雪不大不小,楚公任由雪花飄落在自己身上,其實一點都不冷,但楚公此刻的心裡卻冰冷的很。
楚公收到了一封密信,這封密信來自屈原。
屈原也是屈氏之人,他的父親便是伯庸,當年伯庸也曾擔任楚國在鹽城的使者,全權負責楚國在鹽城的一切大小事宜。
不過,到了百家八十多年的時候,伯庸因為替呂不韋和范蠡背了黑鍋,莫名其妙的就成了傳說中的幕後大黑手。在如今各國的史書之上,關於當年的那場鹽城交易所絕世崩盤的描述之中,都說伯庸是幕後黑手。
儘管高層都知道,伯庸是冤枉的,但高層畢竟是少數,也沒有誰會站出來替伯庸洗刷冤屈。
伯庸當時一口氣替楚國掙了六十萬億,但自己的腦袋,也擁有了足足一萬億錢的懸賞。
所以,伯庸就回到了楚國,回到了貴族大會,擔任要職。
如今,伯庸的兒子屈原也長大了,還早早的成為了真人,成了新一任的楚國使者。
這封信,就是屈原最近一段時間的見聞和分析。
看著信的內容,楚公只覺得心裡哇涼哇涼的。
“如今的鹽城,民心可用,民眾們自發的走上街頭,為這一戰宣傳。”
“鹽城的民眾,並不覺得這是一場不義的戰爭,他們只覺得自己是在弔民伐罪。他們認為,結束亂世最快的方士就是由鹽城發動大一統戰爭。他們認為,也只有如此,才是最大的仁。”
“鹽城在擴軍,並未掩飾。諸多年輕道士、羽士,甚至主動前往當地官府報名,想要參軍,但鹽城目前並沒有什麼人都要,依然很挑剔,還需要考核,歷經一系列考核之後,才能正式加入軍隊。”
“在我們的估算之下,鹽城的地級道兵這一次擴充到了二百萬以上。但一口氣徵召上百萬道士,似乎並沒有影響鹽城各地的繁華,各種產業依然存在,某些產業,甚至更加繁華。”
“期刊之上發表的文章,並沒有顯著減少。人們的生活,和和平時代相比,並無太大區別。”
看到這裡,楚公就忍不住開始回想楚國的情況了。
如今的楚國,第一批十萬道兵早就到達了前線,這十萬大軍由項燕指揮。項燕是項籍的爺爺,但是這一戰的總指揮,卻是項籍。
第二批的二十萬大軍,也到達了前線,這二十萬大軍由曾子指揮。
吳國的八萬大軍,由孫武指揮。
鄭國的六萬大軍,由樂毅指揮。
項籍的本部人馬,約有五萬。
此刻,聚集在郢都附近的地級道兵,約有十萬。
楚公依然在繼續徵召地級道兵,也在努力的訓練新的道士、大夫,但這都需要時間。
楚國底蘊深厚,地大物博不假,可是把一名士人、術士培養成國人、道士,需要很多時間。那些距離突破只有一線之遙的,已經突破了。剩下的,距離突破還早。就算使用了壓榨潛力的秘法,也沒法突破,只能再等等。
而且,一口氣抽調了這麼多道士之後,整個楚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凋零,就好像秋天來了,萬物都開始枯萎一樣,衰敗的太明顯了。
“準備決戰吧,起碼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