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二先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三章:值嗎?不值!,神話諸侯時代,熊二先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鹽城治下某縣
這個縣看起來平平無奇,但是在諸葛亮給的資料之中,卻誕生了一位未來聖人。
每一次諸葛亮閉關的時候,都會檢視未來五十年的粗略歷史。時間有限,來不及很細緻的檢視每一個細節,都很粗略。從這些粗略的歷史之中,推測出大量有用的資訊,也是一件很有收穫但也很有挑戰的工作。
並不是每一次未來之中,都能看到新的聖人。
並不是每一位未來之中成就聖人的人,都沒有歸屬。
就像項籍,他啥時候成聖姜華都不意外。可是,現在的鹽城能拉攏他嗎?
不能!
能拉攏的未來聖人,相當有限,並不是每一次都有。實際上這麼多次預測的未來之中,能拉攏的,此刻尚未成聖的,也沒幾個。
至於還沒有成長起來的,更是隻有眼前這一個。
準確的說,在五十年後,這位小哥兒也沒有成聖,但是已經找到了自己的聖道,也已經獲得了天命靈寶,距離聖人也只有一步之遙。所以,諸葛亮就把他的名單給了姜華。
這裡是一處竹林,竹林下面有一個少年,少年坐在一條板凳之上,對著柱子一動不動的發呆。可能少年本人是在思考,可是從外表看起來,就是在發呆而已。
再看看名字:王伯安。
大量的資料自動浮現:王伯安,其父出自曲阜學宮,也是一位真人,是一位儒家學子。
百家八十多年的時候,諸多儒生出山,前往各個諸侯國執政,然後呼朋喚友。對此,其父感覺很不適應,就來到了鹽城繼續治學。
百家九十二年的時候,其母懷孕,百家九十三年春天,王伯安出生。
身為初代的兒子,王伯安出生的時候體內血脈濃度極高,只需順利成長,到了成年的時候,就能擁有卿相極限的力量。
可是其父害怕血脈太高,影響王伯安的成長,就親自出手,把王伯安的血脈給封印了。並告訴兒子:練氣士修為突破的時候,血脈也會自主復甦。練氣士修為達到什麼地步,血脈就同步到什麼地步。
王伯安自幼喜歡讀書,四歲的時候加入初級學宮,六歲的時候,加入中級學宮,十歲的時候,加入高階學宮,十四歲的時候,加入鹽城學宮。今年十七歲,已經是羽士兼卿相了。
光看紙面資料就知道,這樣的天賦,是韓非子、項籍一個層次的,只要不死,真人、初代可謂是唾手可得,認真培養,大真人也很有希望。至於聖人,這不好說。
看了看守候在一旁的父親,姜華並未現身。
慢慢的,一股道韻出現在王伯安的身上,這似乎是在悟道。
懂了,這是在格竹子呢!
既然如此,也就不需要自己打擾了。像這種聖人種子,給他提供自學的條件,給他提供一些許可權,未來可期。
……
秦國,張儀的府邸之內。
密室之中,使用特殊手法,藉助著法寶,張儀看到了鹽城傳來的指令:“看來,是時候了。”
三十多年前的時候,張儀就來到了秦國。
智伯證道失敗,張儀沒有豫讓那種給智伯效死的想法。因為他和智伯本來就是正常的下屬和上級關係,達不到士為知己者死的地步。
智伯給張儀官做,給張儀各種修煉資源,張儀則是給智伯完成各種工作,不斷的連橫,不斷的遊說大小諸侯、大小貴族。
張儀覺得,自己給智伯做得,對得起智伯開的價。自然,也就不存在效死的想法。
至於說知遇之恩,智伯可沒給張儀知遇之恩。
當年,張儀是靠著匿名寫文章,指點江山,把儒家、墨家、道家罵了一個遍,又把太平道人、魏斯等人罵了一個遍,最後罵出名了,然後又成了真人,最後才受到智伯邀請,前往智氏。
智伯邀請張儀的時候,張儀已經成名了,實力也還不錯。邀請張儀的諸侯,也不止智伯一家,大家都是雙向選擇。
而在智伯還活著的時候,張儀也一心一意的為智氏幹活。智伯死後,張儀也沒有落井下石,而是直接辭職跑路,談不上誰對不起誰。
而張儀的下家就是鹽城,被鹽城找到之後,雙方一陣商量,張儀就再次出仕了。只不過這一次還沒在鹽城待多長時間呢,就被鹽城打發到秦國來負責重要任務了。
說起來,張儀的任務確實挺重要,他的手裡有著傳說中的鹽城援助大權。
鹽城援助秦國的諸多物資,最後都是由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