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二先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三十六章:天下第一,神話諸侯時代,熊二先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現了一位看上去很悽慘的刺客。

看到刺客的瞬間,眾人就說出了刺客的身份:“豫讓!”

很快,就有見多識廣的路人,說出了豫讓的經歷,眾人聽聞之後,說啥的都有。

看著面前的豫讓,趙無恤覺得,這都放了豫讓多少次了,還是不知死活,既然仁德無用,那就只能換一種方式了。

一旁的藺相如則是很有眼色的提出了建議:“君上,您已經釋放了豫讓很多次,可豫讓還是堅持要刺殺您,不如成全他的忠義……”

片刻後,趙無恤脫下了自己的一件衣服,成全豫讓。豫讓持劍,對著趙無恤的衣服刺了數劍,便伏劍自殺。

回到了府邸之後,趙無恤對藺相如說:“孤打算對代國、中山國動兵!”

“中山國乃是夷狄建立的,對中山國出兵問題不大,也不會遭遇諸侯阻攔。”

雖然中山國祖上也曾是地地道道的姬姓(也有說是子姓)之人建立的,但如今的中山國,確實夷狄眾多。就連鹽城大撒幣的時候,也沒有中山國的份兒。

討伐中山國,屬於諸夏討伐夷狄,正義一方討伐不正義一方。打擊夷狄,這就是當今天下最大的的政治正確。

即使周王朝已經覆滅,周天子已經去王號、稱公,但大周留下的打擊夷狄,依然被保留了下來。

靠著分封制,諸夏的核心圈子從中原地區以洛陽為中心的一小片兒,擴張到如今的全天下。從這個角度講,分封制確實為諸夏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只是,任何一個制度,都有優缺點。

大多數制度,在建立之初對於當時的時代而言,都是優點大於缺點。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後世子孫不懂當初為何要建立這個制度,什麼都不清楚,就傻乎乎的維持或者直接刪改,最終的後果都不咋地。

漢朝的吳楚七國之亂、晉朝的八王之亂,都被認為是分封制的鍋。這其實也可以說是後世子孫,不懂什麼時候使用分封制,什麼時候消滅分封制,然後就把所有的鍋甩到了分封制的頭上。

還好,沒有甩鍋到周公的頭上。

“可是代國,在過去也是大諸侯國之一。”

曾經代國是很強大的,強大到了趙氏為了拉攏代國,趙鞅決定要把趙無恤的姐姐嫁給代侯。能讓趙氏使用聯姻的方式拉攏,就知道代國強不強了。

要不是後來,趙無恤的姐姐跑到鹽城去和姜華相親了(當時很多貴女跑去鹽城和姜華相親,到了後來就成了打著相親的名義,實際上經營自家錢財,投資專案,獲得技術、道法了)。然後留在鹽城,經營趙氏的錢財,在鹽城交易所掙了大錢,可能如今趙無恤還得喊代侯一聲姐夫。

或許是想起了什麼,趙無恤堅定的道:“先討伐中山國,佔據中山國的地盤,將之驅逐到太行山之中,然後再看情況要不要對代國動手。”

“君上,如今天下已經和平了三十多年,各國都在等著戰爭,也都有挑起戰爭的意圖。”

“一旦趙氏出兵,接下來很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

“臣認為,至少要和韓氏、魏氏講清楚,畢竟三晉一體,都是一家人,彼此間保持一些默契更好。”

曾經強大的晉國如今沒有了,楚國肯定想要北上中原,畢竟,如今已經沒有晉國來組織諸侯聯軍,擊敗楚國了。

為了實現曾經的夢想也好,為了實際上的野心、利益也罷,楚國都是要出兵中原的!

這種時候,韓國很可能要直面楚國的壓力。

韓氏頂得住楚國嗎?

大機率是頂不住的!

不過,如果楚國的討伐物件是鄭國的話,韓氏會幫忙嗎?

大機率是不會幫忙的!

說不定不僅僅不幫忙,還會等著楚國走了之後,吃掉鄭國呢。

就算真的幫忙,也沒法改變韓氏也想吃掉鄭國的想法。

還有齊國,一旦鹽城結束和齊國的戰爭,代價是讓齊國討伐三晉中的某國,齊國難道會拒絕嗎?

還有燕國,燕國這幾十年也不是白過的,燕國可是有九鼎的。靠著日夜參悟九鼎,曾經的太子丹,如今的燕公丹,也是真正的大真人了。

還有秦國,秦國這些年來在鹽城的資助下不斷強大,十年前的時候,就在函谷關外和魏氏小幹了一架。

想到這混亂複雜的天下大勢,趙無恤抬頭望天,片刻後說到:“是時候讓世人看到三晉的強大了!”

“曾經的晉國是天下第一,分家後的三晉,依然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薄顏美玉雲深處

小靜爆豆

帶著鍋鏟去修真

川西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