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二先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五章:讓大越再次偉大!,神話諸侯時代,熊二先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國的侵略。”
這話一出,文種能說什麼呢?
當面否認,然後說吳國和越國其實是一家親,吳國不會入侵越國?
這話說出去三歲小孩才會相信,但凡年紀超過了六歲,就不會相信。
或者說,吳國入侵的時候,越國不會挪用這筆錢?
這也是哄小孩的,這也不可能!
現實就是,越國既沒法保證吳國會不會攻打自己,也沒法保證,一旦吳國入侵,會不會挪用這筆錢。
前者勾踐都沒法保證,得闔閭保證才有效。
後者,文種保證不了,只有勾踐才能保證。
可就算勾踐保證了,大家夥兒誰信呢?
鹽城現在發展,還都是往大海里發展,而不是往陸地上發展,為啥?不就是怕捲入了陸地諸侯們的戰爭,到那時,你想發展,先問問鄰居同不同意。
你想種田,那也得問問敵人同不同意。
“五十萬億債券的計劃確實挺好的,可是越侯如何保證未來能還的上呢?如果是五萬億,那倒是不擔心,可五十萬億,實在是太多了。”
“那先生又有何建議呢?”文種直接問道。
至於勾踐,和姜華一樣,都保持沉默。只是姜華在舉頭望月,勾踐在低頭看海。底下的人溝通,吵起來也無所謂。
“要不這樣吧,以越國的礦產作為抵押。”
“越國地大物博,面積廣大,遠超中原諸國,裡面的礦產肯定也不在少數。”
“而如今的鹽城,掌握了一定的探礦、採礦技術,到時候鹽城出錢、出技術、出人才,幫助越國找到更多的礦產,然後挖礦。”
“挖出來的礦,就是錢,也是保證。”
“接下來,越侯不妨用越國的探礦、採礦權做抵押,根據不同礦產的品質、大小、開採難易程度等,給一個估值。”
“然後,拿出估值的一半作為保證去發行債券。”
“等到礦產開採出來之後,就直接還錢。”
“這年頭,一個大型金礦,開採完畢就能有上萬噸黃金。這可是兩萬億錢,估值的一半也有一萬億錢了。等到未來徹底開發完畢,大型金礦以及金礦的伴生礦產就足以還完利息,剩下的還能剩下一萬億錢。”
“而越國境內足足有二百多個郡,山川河流眾多,此刻很多地方都沒有開發。仔細尋找,一定能找到不少礦產,大型金礦只是無數礦產中的一種而已。”
“還有銅礦,銅本身就是錢,銅礦的產量更加驚人,一座大型銅礦,輕輕鬆鬆上百萬噸,越國這麼大,總不能連一座大型銅礦都沒有吧?”
“退一萬步講,即使越國國內沒有足夠多的礦產,越侯也可以拿出大量的土地作為抵押。”
聽到這裡,勾踐眼睛都直了,直覺告訴他這裡面可能有陷阱。
雖然勾踐有時候不夠聰明,但他也清楚,呂不韋人稱財神爺。據說,呂不韋隨便漏點什麼出來,那就是幾千億上萬億的大錢。
能讓呂不韋心心念唸的,一定是好東西。
接下來呂不韋要的,一定是真正值錢的貨色,也是呂不韋一直以來的目標,自己一定要聽清楚了聽好了,到時候回去了就辦,一毛錢都不給鹽城!
想到這裡,勾踐就忽然覺得,自己真是英明的。大越的子民們攤上自己這麼一個英主,真是他們的福氣,八百年修來的福分啊!
勾踐豎起耳朵的時候,文種也集中了注意了,姜華則是繼續舉頭望月,就好像正在悟道一樣,彷彿對周圍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沒有任何感覺。
“越國最大的特徵是什麼?夠大!”
“以公子斯的河內郡為例,河內郡有八萬多平方公里,經過這麼多年的梳理地脈、水脈,河西郡已經開墾出了九千萬畝水田,這幾乎已經到了極限。除了田就是河流,已經很難繼續開墾了。”
“這九千萬畝地,全都採用了鹽城的良種和先進的種田技術,如今平均畝產早就達到了十二石。每石糧食按百錢計算,這九千萬畝地一年的產出就是一千零八十億錢,如果去掉播種、收割的成本,去掉購買大型生產類法器的成本,去掉僱傭道人種植、收割的成本,去掉購買土寶、良種的成本,去掉僱傭道人施展法術,調整天氣使之風調雨順的成本,再去掉一系列其他成本,一年下來,總收入也能有六百億錢。”
“而大型生產生活類法器,又不是隻能用一年?來年還能接著用。”
“而且,未來畝產也會不斷提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