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二先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七章:九首蛇身、自環、食於九土,神話諸侯時代,熊二先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果沒有老友你的幫助,孤確實沒法擊敗其他公子,更沒法繼位。”
“沒有我的幫助,你能壓制卿族、壓制貴族,進行改革,讓巢國一改過去的亡國之象?”
國君喜再次搖了搖頭:“八百年前,孤登基那會兒,四大卿族家家戶戶都有卿相,貴族們也不怎麼尊敬孤這位國君。”
“不過,在孤委任老友你為執政之後,老友你引進了道人,四處傳道、留下傳承,以此為契機,培養了大量的庶子,這些庶子學得了一身本事之後,又沒有升官發財的機會,就只能效忠於孤。”
“庶子們無論是前往國都效忠於孤,還是前往四方進行開拓,都只能做孤的大忠臣,藉助著這些庶子們的力量,孤慢慢的取得了權力,甚至再一次把巢河之內的二十六郡掌握到手裡。”
“孤即位之初,巢河以內二十六郡竟然只有十六郡掌握在孤的手裡,剩下十個郡全都多多少少的被卿族和大夫們掌握。”
“八百年後,二十六郡全都歸孤掌控,巢河東南西北四方也各有一到兩郡被孤直接掌控,這都多虧了老友你。”
“甚至八百年來,巢國還向外開拓了兩個郡,這也都是老友你的功勞!”
“坦白說,八百年來,在政事上孤沒有怎麼操過心,都是老友你在辛勞。”
“你突破失敗,是誰在護著你?”
“還是老友你,當時孤一直想突破,老友你一直覺得孤道行不夠,心靜不足,但孤忍不住了就突破了。結果突破失敗了,血脈反噬,頓時就衰老的不像樣子。如果不是老友你,孤可能要不了幾個月就會被病死。”
“我對巢國如何?”
“沒得說,巢國因你而興盛!為了巢國的興盛,你還得罪了四大卿族,還斬殺了很多大夫,還剝奪了很多人的封地,雖然因此而有了兩次大規模叛亂,但都被你成功鎮壓,巢國也越來越強,這都是老友你的功勞。”
“我對你如何?”
“也沒話說,如果不是老友你,孤不可能登基,老友你救孤命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看著如此清醒的國君喜,天衍道人一時間不想說話了。
“你即使討厭道人,你即使想要驅逐道人,大可以釋出一場驅逐令而不是滅道令!”
“可你又是怎麼做的呢?”
“桓公當年如果也像你這樣,管子就算是有經天緯地之才,也不可能輔佐桓公成就霸業。”
國君喜再次點了點頭:“老友你說得對,你說的都對!”
“孤確實是一個私心重於公心的人。”
“孤確實是一個極度自私的人!”
“曾經的孤滿腔熱血!”
“曾經的孤,非常熱愛巢國,為了巢國孤可以犧牲一切!”
“可是,自從孤突破失敗,一切都不一樣了!”
“當時孤突破失敗,迅速衰老,巢國的人又是怎麼對待孤的?”
“那時,族老們直接說孤已經老了,已經昏庸無能了,已經失去理智了,這樣的孤不適合繼位當巢國的君主了。”
“那時,孤的兒子們又是什麼反應?他們說父親已經老了,也是時候退位休息了。”
“國人們怎麼說?國人們忘記了這些年來是誰讓他們過上好日子的,也忘了是誰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希望,只是一個勁兒的說,但願新君能順利繼位,不要出現諸公子相爭的局面。”
“那個時候,又有幾人在考慮孤的感受呢?”
“既然他們都不考慮孤的感受了,孤又為何要為他們著想?”
“自從孤從絕望中歸來,自從孤恢復青春之後,孤就想清楚了,孤從今以後,只為自己而活!”
“當時孤躺在床上,有人找到了孤,他們和孤說,只要孤願意,就能再次恢復青春,代價是滅道令。”
“孤當然知道他們這是有陰謀的,孤當然知道釋出滅道令會得罪煉氣士三聖,孤當然知道,此舉一不小心會引來大災難,甚至整個巢國都可能因此而覆滅,可那又如何?”
“孤死亡之後,巢國如何,和孤又有什麼關係?”
聽到這裡,天衍道人微微嘆息一聲:“我當年認識的那個陽光開朗的喜已經死了,如今的你,只是一個小人。為了讓你不再繼續敗壞喜的名聲,未來有機會兒了,我一定會殺了你的!”
聽到這裡,國君喜嗤笑一聲:“倒行逆施就倒行逆施吧。”
“孤不在乎!”
“只要孤還在,巢國就在,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