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幾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6部分,一品唐侯,人生幾何,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617。第617章 冤枉啊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這是一首很好的詩,甚至可以說是描寫思念親人這一類詩裡的翹楚,這首詩若是在其他場合被唐舟給吟出來,那是絕對能夠得到大家一致的讚賞的。
可在今天這種場合就有點不合適。
今天是中秋,大家都在思念親人,都渴望與家人團圓,這首詩可以說是很應景的,可不巧的是今天有李世民在,李世民是一個很霸氣的君王,他一生都想要去征服去打仗,去開拓大唐的領土。
而打仗就需要大唐子民去奮勇殺敵,可唐舟這首詩卻似乎有反戰的意味。
長安城的婦人都在搗衣,她們想起了他們的兒子亦或者丈夫,她們很想念他們,不知道這戰爭何時才能夠結束,而正是因為戰爭,她們才會這麼悲慼,這麼愁怨。
是戰爭造成了她們不能親人團聚,而後一句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更是將這種悲愁疑問給徹底的宣告瞭出來,什麼時候她們的親人才能夠回來?
她們痛恨戰爭。
從這首詩裡,大家除了聽出婦人對良人的思念之外,還有對戰爭的譴責,而造成戰爭的人正是李世民。
眾人將目光投向了李世民,李世民眉頭微微凝了一下,大家看到這個,心中多少已經明白,李世民對這首詩也是不怎麼喜歡的。
而李世民不喜歡的,自然就會有人站出來譴責,特別是這些人中,有不少都跟唐舟有點恩怨。
“唐小侯爺這首詩好是好,只是難免脫離了實際,我大唐以武立國,若不打仗,如何能有今天的成就,如何能夠讓我們在這長安城中安居樂業?”高士廉最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