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幾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5部分,一品唐侯,人生幾何,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辦法才行,龐海這樣想著的時候,忍不住便走出了營帳之中,走出來後,大雨嘩啦啦的下著,遠處煙雨朦朧,隱隱可見一些山巒。
這裡的山巒不高,而且很多都光禿禿的,但就算如此,在這些山上竟然還能有一些樹木生存。
龐海望著,望著,心中突然一動,於是連忙將四大王和金童、銀童他們給叫了來。
“找樹木,越多越好。”
一聽龐海讓找樹木,大家都很不能理解,他們是打仗的,弄樹木做什麼?
“軍師,您得給我們說清楚啊,弄樹木做什麼?”
龐海淡然一笑:“我要做一個龐然大物,等做出來你們就明白了,你們不用管那麼多,只需要去給我弄樹木就行了,弄的越多越好。”
龐海都這麼說了,其他人自然不好再問,於是便連忙去找樹木。
玉門關周圍,還是有不少樹的,但多以楊柳為主,畢竟這種樹木耐旱,比較容易生長,但龐海想要的顯然不少柳樹,所以他們有時需要跑更遠的地方去把樹木給運回來。
大雨下了兩天,戰事停了兩天,但可能還要繼續停下去,直到龐海將自己所謂的龐然大物給造出來。
……
京城長安。
盛夏的長安燥熱,蟬鳴不絕。
很多人只在早上和傍晚才會出來活動一下,其餘時間都是儘量找個涼快的地方。
而就在狂熱席捲整個長安的時候,邊關戰報再次傳入長安城。
“報,大唐擊退吐蕃和沙陀國的兩次進攻,滅敵兩萬……”
“報,大唐擊退吐蕃和沙陀國的兩次進攻,滅敵兩萬……”
戰報傳來長安,雖是盛夏炎熱天氣,可長安百姓聽完之後,還是忍不住激動亢奮起來。
“好啊,好啊……”
“還是小侯爺厲害,一出手就滅掉敵軍兩萬兵馬,想想都覺得痛快。”
“豈止如此,除了這些戰報外,還有一首詩呢。”
“哦,還有一首詩,什麼詩?”
“殺敵之前,小侯爺寫了一首詩,我念給你們聽啊,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你們聽聽,我大唐將士為報君恩,視死如歸,如此,難道還打不了勝仗嗎?”
“就是,就是,好一句提攜玉龍為君死啊。”
民間百姓樂開了花,而皇宮之中,又是一番場景。
這天早朝,有人將戰報呈交上來,李治聽得唐舟帶兵殺了突厥和沙陀國兩萬兵馬,頓時一震,道:“好啊,好啊,唐愛卿果然不負朕望,有他鎮守玉門關,可保無事也。”
李治這麼一說,朝中其他人自然也不閒著,特別是程咬金和尉遲恭他們。
“唐舟厲害,不過我兒子也不差,殺敵,從來就不含糊。”
“呵呵,我兒子也是……”
眾人說著,又有一名官員站出來道:“聖上,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大唐將士視死如歸啊,聽聞小侯爺寫了一首詩,打仗之前,全軍共喊,那場面十分震撼。”
“哦,唐愛卿還寫了一首詩?不知道是什麼詩啊?”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那人將詩吟出來後,李治仔細品了一下,接著猛然心動,這不是為報君恩,視死如歸的意思嗎,而所謂的君恩,恐怕就是之前他沒有追究庭州失守一事吧?
想到這裡,李治突然覺得一陣欣慰,要是自己真的處罰了高侃和於姜,恐怕也就沒有這句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了吧?
李治這樣想的時候,下面的官員也是興奮的議論了起來。
“好一句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啊,我大唐男兒若有此視死如歸之心,早晚滅了突厥……”(未完待續。)
第1396章 車樓
玉門關。
雨停之後,突厥並沒有急著攻城,這倒讓唐舟他們有些意外。
按理說,突厥已經耗不起多少時間了,他們應該儘量攻城才對,可他們怎麼突然停止了?
唐舟有點不安。
如果突厥和沙陀國攻城,他倒還能夠不那麼緊張,可他們不攻城,就太奇怪了,很顯然,他們在醞釀什麼陰謀。
為了弄明白是怎麼回事,唐舟便派人出去打探。
很快,唐舟便得到了訊息。
突厥和沙陀最近一直都在砍伐樹木,但是至於他們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