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六二五章 名和利的選擇,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明年四月份,你們覺得,江南能否平定呢?”楊廣在兩儀殿的書房內笑道。
他最喜歡來這個地方,以前是讀書看書處理政務,現在是寫字聊天玩女人。
是的,楊廣最喜歡在書房玩女人,在粉嫩的後背沾墨書寫,或許會讓他覺得很刺激。
虞世基笑道:“四月或許勉強,六月一定能行。”
現在是大業十一年,十一月末了,楊廣在位已經十一年了,他這十一年,幹了別的皇帝三十年也幹不了的事。
“齊王在江都,毫無寸功嗎?”楊廣皺眉道:“朕還打算明年六月,巡幸江都呢。”
他是徹徹底底把江都當家了,在江都幹了十一年的揚州總管,繼位十一年,在江都又呆了有四年,反正楊廣對京師,是沒啥感情的,沒有歸屬感。
裴蘊點頭道:“齊王在洛陽,駐留近一個月,說是太子不給他撥糧,去了江都,又說衛玄怯戰,反正目前為止,還沒有打起來。”
蔡王楊智積道:“有些人啊,自己身上總是帶著困難,他去了哪,哪就有困難,可偏偏又解決不了困難,只會告狀。”
楊玄感冷冷道:“齊王在洛陽的時候,還不忘上奏書狀告楊玄縱,說玄縱輕敵冒進,喪失主力,結果呢?前線所有將領一致認為,是玄縱於長蘆一戰,為決戰開闢了契機。”
“這點沒的說,”於仲文道:“我瀏覽過兵部所有軍情奏報,玄縱這一戰,吸引了高士達主力離開信都,給太子提供了決戰之機,這點毋庸置疑,何況聽說玄縱也受了重傷。”
“不是重傷,是差點死了,”楊約雙手比畫道:“這麼長的一道疤,要不是身上穿著精煉鎧,他就是個死。”
“玄縱還是得力的,這一點朕清楚,”楊廣緩緩踱步,負手道:“朕准許齊王開含嘉倉但是他去了洛陽,開不了你們說說,這是為什麼?”
裴矩、蘇威、楊約下意識交換了一下眼神。
蘇威率先道:“含嘉倉太過重要他們不敢隨意開倉。”
“你避重就輕啊,”楊廣淡淡道。
蘇威嘴角一抽,道;“趙國公、陳國公等人,不願齊王南下,干擾太子部署,所以他們在拖。”
“你的意思,他們認為齊王不應該去江都?”楊廣問道。
裴矩代替回答道:“宇文述在洛陽也沒有爭取,可見他也不贊成齊王的策略,他現在是司空,又是奉陛下旨意開含嘉倉,但是宇文述也沒有堅持,由此可見,他對齊王南下,態度是消極的。”
“你們一個個的,都在小看朕的兒子,”楊廣雙目一眯,坐了下來。
眾臣一愣,趕忙起身請罪。
楊廣冷笑道:“楊暕生於江都,長於江都,他對江南是熟悉的,從小於朕身邊長大,用兵之道,耳濡目染,怎麼也該懂個皮毛了,我知道你們都是在討好太子,但是別忘了,齊王,也是朕的親兒子。”
“臣絕不敢忘,”虞世基道:“兵部應立即發文斥責洛陽,敦促其儘快調糧給江都。”
“準了,”楊廣沉聲道。
在他看來,老三的功勞不能再大了,朝堂中樞,地方要職,已經很多太子的人了,如果楊銘藉著出征,在河北、洛陽、江都培植勢力,那自己這個皇帝,豈不是有被架空的危險?
人家楊廣也不傻,他是不會允許兒子比自己強的,老三沒有這個覺悟,他贏的太利索,威望來的又急又快,讓楊廣感覺到了危險。
“傳旨,太子就不要去江都了,去洛陽歇著,讓來護兒去。”楊廣道。
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了,皇帝猜忌太子了。
那麼就不能去勸,因為越勸,皇帝的疑心會越重。
楊約第一個站出來道:“陛下聖明,來護兒是江都人,由他平定江南,最合適不過了。”
裴蘊笑道:“陛下不是這個意思。”
“嗯?”楊約一愣。
裴蘊道:“還是以齊王為主,宇文述和來護兒為副,太子麾下的洛陽衛戍軍,要跟著來護兒去江都。”
楊約眼簾一垂,得,有這倆人,南方很快就會被擺平,這是硬捧齊王啊。
“陛下高瞻遠矚,”楊約道。
裴矩也道:“如此一來,六月份,陛下一定可以三巡江都。”
楊廣笑道:“太子此番辛苦,是該好好歇一歇了,畢竟是儲君不能把他累著,齊王是兄長,就讓他這個兄長為太子分憂解勞吧。”
“陛下高見!”楊智積皮笑肉不笑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