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六一七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黑闥放棄長蘆縣,只帶著不到五百人逃跑了。

圍城都會留一個口子,這個口子叫做希望,也叫作後路,就是給城內敵軍逃跑的機會。

有逃跑的可能,就不會拼命的幹,攻城的壓力也就輕了。

就是一種攻心之法,這種方法百試不爽。

至此,長蘆、景城落入官兵之手,高士達東面屏障沒有了,他現在能指望的只有格謙。

合兵之後,張須陀將自己麾下以及崔世樞麾下所有的騎兵匯聚在一起,組成了一支八千人的隊伍,交給羅士信、秦叔寶、程咬金、熊寶四人。

“長樂縣的大戰一定異常慘烈,你們速速趕去支援,這是最後一戰了,”張須陀安排道:“我會率剩餘大軍往北靠攏,儘量切斷格賊與高士達之間的呼應,只要能儘快解決高士達,格賊便是困獸之鬥了。”

他和李靖的想法一樣高士達這邊,有吐萬緒、皇甫無逸、楊玄挺硬抗著,朝廷敗的可能性不大那麼格謙的支援就成了決定性因素。

如果能做一次切割使得格謙和高士達無法有效合兵,盡全力全殲高士達之後,再集合全部大軍攻打格謙,這場仗就算結束了。

什麼叫有效合兵?就是無法形成統一戰略。

其實很簡單,格謙與高士達的合兵,戰略目的是合擊長樂的官兵,保住信都郡,那麼李靖和張須陀的騷擾,會讓戰略變的複雜,因為那時候格謙就需要分兵對付李靖和張須陀,無法集中主力攻打吐萬緒。

說白了,決戰的重心在長樂縣,李靖和張須陀分化了決戰重心。

長樂縣的得失,決定信都郡的歸屬,也決定了冀州北部大戰的結局。

而這個時候的楊銘,已經派出了蘇烈為主將,張元備、來宇、韋思言、薛萬述、李孝恭為軍將的一支萬人精銳。

他們會和棗強縣的玄挺合兵,全力衝擊高士達的左翼兵團。

那麼眼下清河縣,楊銘身邊的軍隊,只剩下不到四千人,自身安危沒保障了。

所以這段時間,清河崔家的一眾大佬,每天都會被楊銘留在臨時的元帥府商議軍情,房間都給他們安排好了,大家不要走,軍情緊急,決戰關鍵時刻,你們要與我一起參議大事。

其實就是找藉口將這些人留在身邊,以防不測。

在清河郡,能給楊銘造成威脅的只有崔家的人,把他們的首腦扣在這裡,會讓楊銘安心很多。

強龍不壓地頭蛇,別看楊銘這條龍夠粗夠硬,但還是要小心謹慎啊,雖然清河縣東面一河之隔的地方,就是齊郡,史懷義的駐地。

史懷義駐紮在這裡,就是要阻斷河北叛軍逃進山東,用一句大白話,叫做包了河北的餃子。

“竇建德,投降了?”楊銘望著最新的一封軍情,目瞪口呆。

他確實沒有想到,竇建德會投降。

你特麼在歷史上也算是一號人物,怎麼?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當然了竇建德沒有死,已經在來清河縣的路上了。

楊銘給各路主要的指令,就是但凡有投降的,除了姓高的,絕對不能殺。

“這個人利害啊,眼下形勢未明,連咱們都看不出長樂之戰會是如何結局,他這麼早投誠,很會把握時機啊,”李建成也是很詫異。

大家都聽說過,竇建德是高士達麾下頭號大將,離開高雞泊之後的地盤,全是竇建德打下來的,如今這個人歸附朝廷,對高士達來說無疑是毀滅性的打擊。

“這就是此人的聰明之處了,”薛收感嘆道:“以不敗而投誠,是為歸附,大敗而投誠,是為降服,這是不一樣的,換句話說,他在高士達和殿下之間,做出了選擇,而這個選擇的時機,堪稱絕妙。”

竇建德,並沒有敗,他甚至包圍了裴行儼。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他親自與裴行儼談判,希望能率眾歸附太子,裴行儼當時雖然被包圍,但是人家有非常強的突圍能力,竇建德很大可能困不住人家。

但是場面上看起來,確實是竇建德佔優勢,所以裴行儼發回的奏報中一直在喊冤,意思是我是可以突圍的,那個不算包圍。

楊銘自然看得出,人家竇建德是利用了這種形式,讓人看上去覺得他是在佔據優勢的情況下投誠的,這與敗了以後投誠,不一樣。

“不管怎麼說,是件好事情,趙郡之亂徹底結束了,張定和陳君賓他們已經進入信都,高士達窮途末路了,”楊銘笑道。

竇建德大概還有兩天就可以抵達清河縣,而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我怎麼穿越成楚雲飛了?

遙遠沒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