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六一零章 我是不會批的,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暕北征回來之後,已經可以參加朝會了。
其實楊廣也知道這麼做不妥當,會讓老三心生不滿,但是老三不在京師,楊廣有許多事情需要老二這樣的攪屎棍在朝會上幫忙。
比如有人在朝會上,對楊銘大讚特贊,說什麼還是太子厲害,這才走了幾個月,河北已經只剩下最後的決戰了,山東叛軍已經聞風喪膽,平定北方就在眼前。
楊廣聽了多少有點不爽,因為是他北征引發的天下叛亂,太子名義上是將功贖罪,實際上所有人心裡都清楚,是在給他擦屁股。
好在有楊暕,楊暕會在朝會上反駁那些人,大意是楊銘手裡的都是精銳,賊寇都是一些亂民組成,軍紀散亂,缺械少糧,不值一提。
楊廣還是很樂意老二這麼說的,畢竟他已經有了一種危機感了,太子威望太高,對他已經形成威脅,但又很無奈,因為是兒子,老子壓制兒子,會讓人詬病,所以他需要楊暕來幫忙,壓制太子。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可以用在別人身上,但是不能用在朕身上。
今天的朝會,楊暕毛遂自薦,希望自己能夠去江南,負責平叛大事。
“衛玄也是老糊塗了,怎麼能與賊寇做交易?太子此舉,簡直可笑,對賊首大封特封,有損朝廷威嚴,兒臣願請纓為揚州總管,主持江南平叛。”
楊約下意識的瞥了楊瑞一眼,只見楊瑞臉色鐵青,低著頭一言不發。
很顯然,楊瑞在私底下一定阻止了,但是沒有效果。
皇家的事情,一旦放在朝會上說,那麼說明私下裡已經商量好了,這麼大的事情,楊暕不可能跨過皇帝,直接提出來。
既然提出來,說明皇帝已經同意了。
而楊約呢,本身就希望楊暕去,因為他知道楊暕是個棒槌。
楊約,是經驗非常之豐富的將才,他很清楚南方比北方複雜的多,衛玄又不是傻子,能幹的話,衛玄早幹了,至今沒幹,說明不能幹。
“臣覺得,北方叛亂艱難無比,恐曠日持久,太子太過辛苦,齊王若能分擔一二,還是合適的,”楊約笑道。
坐在楊廣下手處的楊瑞頓時一愣,掩袖咳嗽幾聲,意思是,您老人家閉嘴吧。
其他人也是非常錯愕,誰也沒想到,第一個支援楊暕的,竟然是楊約?
楊暕也很詫異,這老小子不會是有什麼後手,打算陰我一把吧?
不過他並不擔心,因為他也有後手。
“兒臣奏請許國公,為兒臣行軍長史,南下江都。”
宇文述嘴角一抽,尼瑪啊,你這是綁架我嗎?事先也不打個招呼,就想裹挾我?
“臣近來身體抱恙,需月餘休養,恐延誤齊王平叛大事,”宇文述道。
楊約能看出皇帝同意齊王南下,難道宇文述看不出來嗎?他比楊約更瞭解楊廣,但是呢,他不想和齊王打配合,雖然兩人是翁婿,別的地方,咱們可以聯手,但行軍打仗,你是真不行啊。
關鍵在於,宇文述認為太子的法子,是最穩妥的,不就是給了幾個總管嗎?總管算個屁啊,又不是給爵位。
楊暕呵呵道:“些許小疾,怎能延誤國家大事?許公還是撐一撐吧。”
宇文述是從來不會騙皇帝的,他是真的有病,楊廣也知道他有病,年紀一大把,又經常外出領軍,沒病是不可能的,他從五十歲開始就一直在喝藥了。
裴矩淡淡道:“臣以為不妥,太子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節制各路將領,江都的事情,衛玄也是在太子的授意下,才做如此安排,齊王若去,勢必打亂太子部署,於大局不利。”
蘇威也站出來道:“太子為儲君,領軍在外,大小事宜一言可定,如今乃關鍵時刻,不宜安插大將,恐影響太子排程。”
“這個好辦,太子管北邊,我管南邊,就不用他操心排程了,”楊暕道。
魏徵沉聲道:“齊王沒有這個能力,衛公尚且不敢冒然用兵,何逞齊王乎?”
楊暕頓時大怒:“上次揍的你輕,皮又癢癢了是吧?”
說罷,他抬腳就朝魏徵走了過去,裴矩和楊約對視一眼,同時上前拉扯楊暕。
“齊王息怒,不至於不至於”
人家魏徵的媳婦出身河東裴氏,管裴蘊叫叔父,老裴家是肯定要護著的。
“這個狗東西,誰將他放進門下省的?這樣的犬吠之徒,焉能立於朝堂,”楊暕怒斥道。
門下省非常特殊,這個部門可以駁斥尚書省奏事,別看魏徵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