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三三九章 撂挑子,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裴公多慮了,小股民亂也是受人挑撥,不足為懼。”
那要是大股的呢?你特麼個棒槌,裴蘊無奈的看向新上司宇文述,希望宇文述能幫著勸勸。
宇文述卻反過來安慰裴蘊:“裴公多慮了,不會有事的,就算有些流民匪盜禍亂一方,也是陣痛小疾,無礙大事。”
你們是真的不怕事啊?楊暕不怕還能理解,沒上過戰場,你宇文述也是久經沙場了,竟然也視如兒戲?
裴蘊已經無可奈何了,他雖然出身河東裴氏,與裴矩這一支關係也很近,但是他們家早年是在南陳做官。
他爹裴忌,跟著陳霸先滅了侯景,所以裴蘊很小時候,就從他爹嘴裡聽說過南方那時候的慘象。
侯景之亂,對南方有著空前的毀滅性打擊,南梁坐鎮南方的時候,已經隱隱與北方有分庭抗禮之勢,結果冒出來一個侯景,直接導致了南梁的滅亡,南方士族消亡一半,人口銳減。
歷史記載:侯景縱兵殺掠,交屍塞路,富室豪家,恣意裒剝,子女妻妾,悉入軍營
陳霸先建立陳朝之後,對南方的控制已經非常有限,因為侯景把南方徹底攪亂了,以至與南蠻勢力坐大,至今無法消除。
這就是為什麼,楊暕都說他沒有能力從南蠻口中摳糧食,他是真的沒有那個能力,南蠻是隨時隨地都可能造反的。
可以說沒有侯景,楊堅未必滅的了陳朝,這麼說的話,侯景對華夏一統,還特麼做出了貢獻了。
裴蘊是非常害怕民亂的,尤其是像他這樣家大業大的,因為這一次,宇文述讓他跟著楊暕去洛陽,他甚至還得去一趟河北,因為徵調民夫是他管。
我特麼才不去,別以為你是尚書,就能管的了老子?
裴蘊想明白了,只要他不配合,宇文述肯定就得換人,於是他直接道:
“這差事我幹不了,除非齊王將糧食問題都解決了,否則還是換人去吧。”
楊暕連連冷笑,我特麼就知道你靠不住,你一個南方上來的裴氏,真以為你是裴矩啊?
父皇才寵了你幾天?你翅膀就硬了?敢特麼跟我撂挑子?
楊暕直接怒斥道:“給我滾出去。”
滾就滾,謝謝你啊,裴蘊起身就走,心裡那叫一個開心。
等到裴蘊走後,楊暕朝著地上啐了一口:“這樣的狗東西,活該你閨女不能生,可見造孽不少。”
接著,楊暕將目光看向另外以為民部侍郎韋津,道:
“那麼就勞煩韋公,跑一趟河北了。”
我特麼一把年紀了,我去河北幹什麼?韋津道:“徵調不是什麼大事,老夫年老不宜奔波,這種事情還是讓年輕人去做吧,韋義節,韋福嗣都可以。”
楊暕心裡大罵,面上卻不好表現出來,只能微笑點頭:“是本王考慮不周,那就讓義節去吧。”
】
民部在改制之後,除了尚書之外,左官是兩個侍郎,韋津和裴蘊,下設四司:度支、戶部、金部、倉部,其中度支和戶部,各有侍郎兩人,歸韋津管,金部、倉部各侍郎一人,歸裴蘊管。
其中戶部的兩位侍郎,就是韋義節和韋福嗣,他們倆原來是員外郎,以前的員外郎有八個人,改制之後等於是升官了。
韋津的面子,楊暕不能不顧及,因為人家是韋孝寬的兒子,太子妃韋盈的親叔父。
而韋義節,是太子妃的親哥哥。
事情就這麼定下了,糧食還得從北方想辦法,宇文述心裡也清楚,這麼幹下去,河北扛不住的,正如裴蘊所說,民亂幾乎是不可避免,但是他覺得,只要儘快平息就好。
只要運河順利開通,不耽誤陛下北巡之後沿河南下,那麼其它事情都無所謂了。
裴蘊離開齊王府之後,已經是天黑了,於是他趁著夜色,又去了秦王府。
裴矩不在,他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只能去找楊銘,因為他也知道,剛才已經得罪齊王了。
“不聽勸啊,這麼幹的話,出了亂子誰頂罪?”裴蘊見到楊銘之後,第一時間訴苦。
楊銘讓裴淑英給對方倒了一杯茶,笑道:
“裴公順利卸下擔子,可喜可賀。”
裴蘊呷了一口茶,苦笑道:“這輩子還是第一次,被人痛斥滾出去的時候,心裡反而是舒暢的。”
“齊王也太無禮了,”裴淑英在一旁道。
裴蘊擺了擺手:“我底蘊差,家底薄,被人輕視也屬正常,正因如此,我才不願被齊王拖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