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三六四章 遼西走廊,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玥來找,楊銘本以為不是什麼大事,一個女人家能有什麼大事?
實際上,卻是一件頂破天的大事。
眼下住在秦王府的高玥隨從,只有七人,住在晉陽樓的,有四十五人。
高玥來找楊銘,是要告訴他,兩個月前,她有三個隨從不告而別,離開了京師。
本來高玥不怎麼當回事,心裡盤算著人各有志,自己的隨從本來很多就是舊齊遺民,自己早已不是公主,人家沒必要再跟著她受罪。
結果就在前幾天,晉陽樓那邊,又走了七八個,高玥這下子覺得不對勁了,於是她去了一趟晉陽樓,詢問留下的人,這些人為什麼要走。
起初,沒人告訴她,但後來在高玥用計誘導之下,得以知道事實。
高句麗那邊,有人從去年開始,已經在積極籠絡舊齊遺民,其目的如何,高玥也不清楚,但她知道不會是好事。
她的隨從多是渤海人氏,離京之後,多半也是返回渤海,如果被高句麗利用,只怕又要有一場禍事臨頭。
高玥心裡很清楚,眼下的大隋已經是蒸蒸日上的大一統王朝,關東氏族大多已經依附,這種情況下想要光復大齊,無異於以卵擊石。
她來找楊銘,是希望楊銘能出手,想辦法將此事消弭於無形,因為他怕那些有心復國的人,會拖累更多的人。
做為齊人,她不願看到齊地再起烽火,百姓再遭苦難。
齊,已經亡了。
楊銘聽完之後,第一時間將蘇烈喊了進來,
“你帶人去一趟晉陽樓,將高玥所有的隨從都看好了,一個不能走脫,所有人嚴加盤問,其言不實者,剮!”
高玥瞬間花容失色,趕忙跪下哭訴:
“求殿下放他們一馬吧?他們至今沒走,可知他們與我一樣,是心向大隋的,求殿下開恩。”
楊銘擺了擺手,蘇烈點頭離開。
“大事攸關,容不得我心慈,”楊銘從榻上下來,扶起高玥道:
“你能將這件事情告訴我,我很感激,但你要明白,如果舊齊那幫遺民與高句麗勾結,侵入我大隋邊境,河北山東立時就要大亂了,高句麗非我族類,一旦入境必是生靈塗炭之局,你是渤海人,安忍見此慘象?”
渤海郡,就是河北滄州一帶,跟楊萬石的河間郡,那是挨著的,眼下的渤海太守,是高熲的長子高盛道。
高玥哭個不停,梨花帶雨的,不斷的懇求楊銘放過他們。
楊銘起身皺眉道:“你放心,只要他們說實話,我一個不會動,凡是真心向著大隋的,我都會好生安頓。”
內外勾結,這特麼可是大事,但是楊銘不認為舊齊遺民還能翻起多大浪來。
北周時期,就已經殺了一撥,大隋立國之後,齊地騷亂,楊素又殺了一撥,楊俊就任幷州總管之後,也殺了一撥。
這麼一茬一茬的殺,韭菜也頂不住啊。
何況高句麗真要犯境,首先得打遼東郡(沉陽),接下來還有燕郡(遼陽),柳城郡(錦州),這三郡在一條線上,組成了遼西走廊。
遼西走廊,是連線東北與關內的通道,錦州更是整個遼西走廊的咽喉所在,因此在古代歷史上,中原王朝屢屢對關外用兵,必須控制錦州一線。
但大隋很不方便,因為在隋朝時期,遼西走廊淤出,泥沼遍佈、極難通行。
這是地理因素,遼寧地區被稱為“六山一水三分田”,但它這個一水,都集中在了遼西走廊。
遼水、小遼水、大梁水、白狼水、真水、玄水、盧水,都在這,以至於這一條線,就跟一條沼澤地差不多。
】
開皇年間楊諒打高句麗,輸就輸在這個地方,中原大軍來到這裡之後,水土不服,又逢雨季,軍中疫病流行,就這麼給敗了。
遼東太守是鄧暠,燕郡太守是韋雲起,柳城太守楊林甫。
韋雲起眼下可是在京師呢,為什麼不去地方呢?因為燕郡這個地方,都是粟末和靺鞨人內遷過來的,住在這裡的漢人,有沒有一千都不一定,屬於名義上歸大隋,但大隋並沒有多少實際控制權。
一個下下郡,太守才六品,而韋雲起現在是驃騎大將軍,按照大隋的傳統,身兼數職的話,哪個級別高,你幹哪個。
這條遼西走廊,在非戰爭期間,幾乎荒無人煙。
但是這裡一直分佈著哨衛,專門用來盯著高句麗,何況遼西走廊的盡頭,還有臨渝關,也就是山海關,你打不進臨渝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