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自己是無所謂的,雖然被廢,但是在家裡一切照舊,並無區別,但是瑞兒怎麼辦?母以子貴,子以母貴,我若名分不正,瑞兒又該如何自處?還有琦兒。”
楊銘點頭道:“我會想辦法的,但是你不要因此嫉恨阿雲,這一切都是父皇制衡朝堂的手段,只是你們兩家不幸,成為了棋子。”
“我不擔心阿雲,我擔心的只有裴矩,”楊茵絳嘆道:“父皇這次真是把我害慘了,與裴家本來好好的,現在鬧得兩家貌合神離,嫌隙一有,將來想要挽回可不容易。”
“我又何嘗不為此苦惱,”楊銘嘆道:“慢慢來吧。”
說罷,楊銘抬起腳,任由妻子給他擦乾,然後鑽進被窩,抱著楊茵絳睡著了。
扶植楊文思,就會打破楊家與裴家在朝堂的平衡態勢,楊廣是不願意看到的。
但楊銘必須這樣做,必須在成為儲君之前,搞定這件事,否則裴矩一旦下場去爭,事情就麻煩了。
平衡,三角最佳,互有制約才是最為穩固的狀態,可以適當加上一兩派,但是主要的三派勢力要旗鼓相當。
眼下的朝堂,弘農楊雖有日落西山之勢,但足以成為一派,裴矩的再次崛起,又是一派,外加宇文述來護兒組成的齊王黨。
這三派,將會是未來幾年之內穩固朝堂的關鍵所在。
蘇威當年因為黨爭,幾番起落,吃了不少虧,如今年紀大了,已經不想再參與了,牛弘更是黨爭絕緣體,從來都是保持中立。
至於宗室一派,那是保皇派,不參與朝堂內鬥。
這樣一來,將來搞老二,就不能動宇文述,如果非要將宇文述拉下來,楊家和裴家那邊就也得跟著動,才能保持平衡。
這就是帝王權術,不看你是忠是奸是賢是愚,只要對我有用就行。
想要幫楊茵絳復位,就得找個頂罪的。
當年的秦王入陣曲,是自己的主意,但最後是楊茵絳在京師造勢,以至於被齊王那邊抓住把柄,把自己的妻子給拖下去了。
算起來,楊茵絳是幫他頂了一回。
那麼能給楊茵絳頂罪的,只有楊約,因為當時的楊廣在洛陽,楊約和楊茵絳在京師。
就看楊約肯不肯犧牲了,不肯也由不得他。
於是第二天晚上,楊銘悄悄的去了侍御史黃鳳麟的家裡。
黃鳳麟是御史臺的人,告狀這種事是他的本職工作。
“事情間隔不過一年半,你有沒有辦法找到一些人證物證,來證明當時的京師三日大慶,以及舞團獻藝的那篇秦王入陣曲,是楊約主持張羅,與秦王妃無關,”楊銘問道。
黃鳳麟雖然心裡好奇,但沒有多嘴去問,點頭道:
“非常容易,當時王妃剛剛誕下次子,正入月子,殿下入京時,王妃尚且不能出城相迎,這是誰都看在眼裡的,而且確實是楊中書一直在拋頭露面。”
楊銘微笑點頭:“你如果能把這件事情做好,正五品的官職,你想要哪個,我給你哪個,不要擔心楊家找你後賬,這是不會發生的事情,只管安心去做。”
有了楊銘這句話,黃鳳麟放心了,他確實擔心惹怒楊家,以他這樣沒有出身沒有背景的人,冒然得罪關中第一家族,那真是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而他也大概猜到了楊銘為什麼這樣做,心裡有數,也就清楚事情該怎麼辦了。
當時楊銘離京師攻打土谷渾,楊廣又在洛陽,京師守備暫時由河東王楊瑞接手,楊約輔政。
但是大家心裡都明白,最終點頭的,還得是秦王妃。
所以當時在洛陽,宇文述和來護兒他們,目標明確,就是衝著楊茵絳去的,因為他們也清楚,因為這樣一件事想搞垮楊銘,是不可能的事情。
事實證明,他們成功了,成功讓楊銘後院起火,楊裴兩家關係緊張。
楊約這次如果能把這個罪名順利接手過去,就算是罷官也無所謂,只要楊茵絳不倒,他今後還有機會。
誰讓大隋的朝堂就是這個風氣呢,只要後臺不倒,那就什麼事都沒有,將來找機會運作一下,就能昂首闊步的再回來。
離開黃鳳麟府上之後,楊銘便直接去了楊麗華那裡。
人家不是答應會幫這個忙嗎?那麼舉薦楊文思的事情,還得靠人家,楊銘出面不方便,因為裴矩會亂想。
眼下不能讓裴矩亂想,裴矩一旦動了心思,楊銘可不敢保證自己能壓的住。
人家現在可是尚書右僕射,分管工部、民部、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