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離開大興殿之後,楊銘整個人還是蒙的,他一直在回味剛才與老爹談話的內容。
正常情況下,就算是皇帝,想要一下子安排這麼多非關中集團的官員進入朝廷中樞,難度非常之大。
但是這一次,大家都沒有反對,因為他們以為這是楊廣安撫河北的方式。
皇帝不是直接對著平民的,他對著的只有地方官和地方世家,所以皇帝安撫,就是安撫這兩種人,再由這兩種人,安撫下面的百姓。
但是楊銘現在突然覺得,既然老爹早就想好了以大索貌閱的方式賴賬,那麼就沒有必要一下子提拔這麼多河北人。
但人家還是提拔了。
牛逼就牛逼在這個地方,楊廣以一個任何人都不會拒絕的方式,讓河北集團合情合理的進入了大隋中樞。
老爹的腦子轉的太快了
關中集團想破腦袋也想不到,這幾個人進入中樞,是針對他們來的。
楊銘一路感嘆,前往永安宮給母后請安。
蕭皇后這幾天也很忙,她在張羅著楊銘冊封大典的事情,首先就是冠帶禮服,以及圖章印璽。
親王的朝服是九章,太子也是九章,區別在於位置、色彩變化,從暗黑色變成了暗黃色。
皇宮總體可以分為三個部分,西邊掖庭宮,宦官奴婢所在的地方,以及各類宮內機構,中間是大興宮,也就是皇帝皇后寢宮包括朝會所在的區域,東邊就是東宮了。
但是宮城的佈局,有一點挺有意思,大興宮到掖庭宮之間,有兩道門可走,北面叫嘉猷門,南邊叫通明門。
但是東宮去大興宮,只有一道門,南邊的通訓門,這個門距離東宮太子的寢殿非常遠,而且要接連再過三四道門,才能進入大興宮,為什麼是這樣的佈局呢?
沒錯,怕太子造反。
因為通訓門一出去,就是負責皇城護衛的左備身府所在,這裡佈置著大隋最精銳的禁衛。
所以久而久之,太子前往大興宮的最佳路線,反而是從東宮最北的至德門出去,然後從大興宮北面的玄武門進來。
所以歷史上的為什麼不是至德門之變,朱雀門之變,反而是玄武門呢,因為它是獨一無二的,殺太子,這個地方是唯一的場所。
比如楊銘將來住進東宮之後,他參加朝會時,會領著東宮左右衛率出城,然後繞向玄武門,但是進玄武門的時候,左右衛率不能進,只有他和隨身的一些禁衛可以。
他的人身安全在進入玄武門的時候,是最沒有保障的,因為玄武門裡面設定有一個內重門,李建成就是死在玄武門與內重門中間的這片空地。
所以楊銘今後,寧可多走幾道門入宮參加朝會,都不走玄武門,屬實是怕了這個地方。
晚上留在永安宮吃了晚飯之後,楊銘返回了家裡。
楊玄感已經在等著他了。
他來,當然是商議著保楊萬石的事情。
楊素正妻,是出生滎陽鄭氏的鄭祁耶,一共給楊素生了七個兒子,楊玄感、楊玄縱、楊玄挺、楊玄獎、楊萬石、楊民行、楊積善。
可惜玄感在歷史上拉著自己這幫兄弟造反,以至於被楊廣誅了九族,導致楊素這一支徹底絕後。
“萬石的事情,就拜託殿下了,”楊玄感一臉笑呵呵道:“等萬石回來,看看能不能在尚書省給他弄一個位置。”
人家壓根就不擔心弟弟獲罪的事情,別人都沒事,就收拾我弟弟?門都沒有。
要麼一起收拾,要麼都不收拾。
楊銘當然也知道,押解楊萬石進京,其實就是走個過場,不會問罪的,但是想進尚書省,那是門都沒有。
老爹明擺著在打壓弘農楊,你還指望楊萬石能上去?
可是不把萬石安頓好,楊玄感這邊也不好交代,於是楊銘皺眉道:
“尚書省,還是要看蘇威和裴矩的意思,萬石這次錯就錯在棄城而逃,身上揹著這個罪名,也不好明目張膽的進中樞,恐惹人非議。”
一旁的楊茵絳也聽出了丈夫的為難,於是看向自己父親,道:
“要安排五叔,也得過了風頭再說,你也不看看眼下是什麼時候?河北的事情可是還沒完呢。”
楊玄感又一次被女兒數落,不滿的撇了撇嘴:
“他可是你親五叔,你今後可要上點心。”
“你別老是給我添麻煩,”楊茵絳更加不滿,口氣跟老子訓兒子一樣,道:“殿下剛為太子,正是樹立威信的時候,暗箱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