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是東宮內務,包括頒佈太子詔令、輔左政務,起居日常之類的,這就需要真正有才華的人了,暫且定了房玄齡和薛道衡的兒子薛收,剩下兩個名額,以後再補。
至於主事令史,就讓喬鍾葵的兒子喬淳已先幹著,令史的史,就是“吏”的意思,也就是左吏,是輔左左庶子處理公務的,主事令史是正七品,下面還有一群不入品的令史,帶主事兩字的肯定就是主要負責人。
而典書坊,是內史省的縮小版。
主官為兩名右庶子,下面有管記舍人四名,宣令舍人八名。
“這兩個右庶子,怎麼安排呢?”楊銘皺眉道:“杜如晦、裴熙載,資歷都不行,李百藥完全就是一個笨蛋。”
“其實他不笨,就是太痴迷於修齊史了,”楊茵絳笑道:“典書坊還要用處事得力的,你覺得封德彝怎麼樣?”
“我差點把他給忘了,”楊銘道:“楚公臨終前曾經將這個人託付給了我,楊約也跟我提過多次,他眼下應該在西海郡做郡守吧?”
西海郡,就是吐谷渾王城伏俟城所在地區,吐谷渾被滅之後,大隋在那裡設立了西海郡,楊約當時輔政,自然就把封德彝給弄過去了。
這個人曾經在開皇年間做過內史舍人,又外放做了兩年太守,回來任職其實是合適的。
楊銘拍桌道:“就他們倆吧,封德彝加上李百藥,這小子要是還不幹正事,我就把他踢了。”
李百藥其實屬於頂尖文人行列,當年就給楊勇做過太子通事舍人,後來還被楊廣招募,但是這小子拒絕了。
他要是當初沒有拒絕,可輪不到楊銘。
興許是覺得自己這輩子不會有多大成就,於是李百藥開始痴迷於修齊史,方便他青史留名,現在他書房那些如山的典籍,才是他的心頭肉。
兩個右庶子定下,管記舍人就好說了,暫時讓杜如晦和裴熙載擔任,宣令舍人讓崔弘升的兒子崔處仁來做。
楊銘只要用崔處仁,那麼薛道衡就不會再反對閨女薛池跟人家的事情了。
家令寺,就是東宮大管家,但是徐景不能幹,因為他是宦官,僕寺才是他的老本行,管理東宮所有奴婢。
而家令寺的主官,為丞,下設錄事二人,這個部門,是東宮油水最大的,管著東宮所有的開支進項。
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楊銘打算讓陳淑儀的叔叔陳叔達來做,雖然這個人眼下在尚書省,但只是個小官,跟東宮大管家不能比的。
率更寺,主官為令,掌伎樂漏刻,舍人值宿事,也就是女伎,音樂祭祀,打更報時,安排值班表的。
歷史上最出名的率更令,是歐陽詢,但那也是在唐朝時期,在大隋,他一直是太常博士,幹到大隋倒閉。
歐陽詢和陳述達,這是好朋友,既然這樣,那你就過來吧。
太子家令丞陳叔達、太子率更令歐陽詢,太子僕徐景,這三個部門的主官,歷史上稱之為太子三卿。
一直到傍晚時分,楊銘真的累了,不想再去思考這些讓人頭疼的任命。
於是他去了高玥那裡。
高玥心知肚明,楊銘今天為什麼會來,於是他烹茶調琴,開始熱場。
“屆時大家都去了東宮,把我一個人扔在這裡,我與誰作伴呢?”一曲過罷,高玥盈盈笑道。
楊銘指了指對方身前的琴:“與它作伴吧。”
高玥心知楊銘是在打趣,正要繼續說話,結果有人進來了。
陳淑儀是聽到琴聲來的。
只見她一個俏皮的轉身,直接倒在了楊銘懷裡,笑道:
“你今晚來這裡幹什麼?是不是不懷好意呢?”
楊銘在她的翹臀tun上大力一拍,笑道:“拆穿別人,很有趣嗎?”
高玥聞言,頓時臉紅,恨不得戴上幕笠,遮蓋眼下的窘迫。
“哈哈我就知道,”陳淑儀雙臂攬住楊銘脖子,笑道:“我就說嘛,今晚的琴音與平日與眾不同,感情是高姐姐春心蕩漾。”
高玥一愣,頓時哭笑不得,這丫頭真是什麼肉麻的話都敢說啊。
楊銘抱著陳淑儀,笑道:“你都收拾好了嗎?”
“不要問這些,”說著,陳淑儀就去解楊銘的腰帶。
楊銘呆住了:“你想幹什麼?”
陳淑儀一臉壞笑,也不答話,就這麼雙手並用,在楊銘的攔阻下,硬扒楊銘的衣服。
“胡鬧!”這下子楊銘都臉紅了,羊怒道:“你也太沒規矩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