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至於地方行政改革,就複雜了,州、郡、縣三級制,改為郡縣兩級制,那麼原先的州應該改為什麼郡名,這就需要頗費一番功夫。
也就是說,以後沒有州刺史這個職位了,全部是郡太守。
楊銘這些天,一直都在忙碌這些,改制這種東西,聽起來簡單,做起來非常複雜。
隨便打個比方,州改郡,那麼你原先所有的文書印章那些東西,是不是都要改,衙門整套編制,是不是也得改?事務非常繁瑣雜亂。
三級改兩級,也是為了皇權集中,便於對地方的管理,而州一級,其實從楊堅時期就一直在刻意澹化其轄區範圍,現在已經是水到渠成,不會有任何阻力。
楊廣離開洛陽的時候,楊暕留下了,被授予東京守備,兩個兒子各管一個,楊廣自己瀟瀟灑灑的下江南了。
通濟渠已經開通,楊約因功,被授予右光祿大夫,也就是勳位裡面的第四等。
七月十五,是大隋祭祀祖廟的時候,但是楊廣去南方瀟灑去了,回不來,於是這個任務交給了楊約,由楊約代為祭祀。
實際上七月十五,也是所有大隋百姓祭祖的日子,道家稱之為中元節,佛教稱之為盂蘭盆節。
在大隋,它叫七月半祭祖節。
祭祖,那肯定是在大興,洛陽可祭不了楊家的祖宗。
所以在七月初的時候,楊約回來了,但是在他回來的半路上,辦了一件事,被御史臺的人告到了楊銘這裡。
要麼說御史臺的人,就是一幫打小報告的,關鍵楊銘還管不了,因為這幫人是皇帝的探子,沒有東廠西廠那麼誇張,但性質差不多。
路過華陰的時候,楊約去給楊素哭墳去了,然後御史臺告他,不先祭祀陛下先祖,卻先去祭祀他們家的祖宗,這是尊卑不分。
實際上,這不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嗎?路過自家祖墳,又正值中元,祭奠一下怎麼了?
楊約也是倒了血黴,御史臺那幾個王八蛋,把事情也捅到楊廣那了。
這下子楊約急了,
“以我對陛下的瞭解,這回我怕是脫不了罪了,”
秦王府,當滿心歡喜的楊約,從楊銘口中得知這一訊息後,著急的在廳內來回踱步:
“這些個長舌頭的王八蛋,老子祭祖他們也管?”
以楊銘對老爹的瞭解,這次恐怕楊約確實是躲不過了,御史臺也不是傻子,不是什麼狀都告,人家敢告,肯定有站得住腳的理由。
皇帝是讓你來代為祭祀楊室宗祖,可不是你們那個楊,你現在是代表皇帝,你卻去給楊素哭墳,什麼意思?
楊廣給楊素哭墳?
在皇帝那裡,有些規矩能變通,有些規矩不能。
“叔公先不要著急,我們需儘快想個法子應對,”楊茵絳這些天來,也沒有想到什麼辦法,因為御史臺的奏疏,是在告知丈夫楊銘之前,就送出去的。
楊銘想攔都攔不住了。
但是楊約,楊銘是絕對要保的,楊素一死,楊約現在就是楊銘的頭號軍師,有楊約壓著,楊玄感就不會造反,人家叔侄倆的感情非常深。
“父皇應該在去江都的路上,他第一封回執,絕對不會是問罪,而是先找我詢問情況,事情坐實了,才是問罪,最早也得一個月,我才能收到詢問的信箋,”楊銘澹然道:“那我們就需要在一個月內,將這個事情搞定。”
楊約哭喪著臉道:“怎麼搞定?難不成你還敢欺君?”
“非常時刻,也不是不可以,”楊銘澹澹道。
楊約和楊茵絳同時一愣,對視一眼後,異口同聲的拒絕了。
“不可,事情絕對不能牽連到你,欺君之罪非同凡響,你千萬不能有這個念頭,”楊約道:“其實也無妨,最多也就是貶官而已,罷官都不至於,犯不上你冒這個險。”
楊茵絳也趕忙勸說丈夫:“夫君是主心骨,你不能牽扯進任何事情裡面,為了你,我們再大的折損都是值得的,你不要做傻事。”
楊銘搖了搖頭,笑道:“首先我們要明白,御史臺的職責,是風聞奏事,有時候真假,他們也不清楚,我們只要咬死了,楊約沒有去,下面再安排妥當,其實是不會出什麼問題的。”
楊約一愣,在楊銘對面坐下,問道:“怎麼個安排法?”
“玄縱不是在京嗎?他和你的身形最像,而且也留有鬍子,我們就說祭祖的是玄縱,”楊銘道:“你的人是從京師東面的春明門進來的,眼下的春明門,是李靖的右武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