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為賊,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京師今年的元宵十五,註定沒有去年熱鬧,花燈也都是去年剩下的,拿出來擺一擺就算過節了。
但是東京洛陽今年的正月十五,盛況空前,民部這邊有記錄,共從國庫支錢,四百八十五萬貫。
這些錢,足夠百三十萬大軍一個月的開支了。
國庫,州郡一級的行政機構都有,京師的庫只不過是最大的而已,這些錢,是從天下各地調撥,然後送往洛陽。
原本楊廣走的時候,教坊的樂伎就被帶走一半,如今剩下的,也要去洛陽。
而且楊廣下令,由太常寺卿牛弘主持,裴蘊輔助,徵集四方散樂,包括曾經的周、齊、梁、陳等朝樂家子弟,全部編為樂戶,賜品級,最高六品,最低庶人。
整編天下音樂,並不單單是一種娛樂享受,音樂,是禮樂中的樂,是支撐封建王朝統治的關鍵制度。
大隋奉行的是周禮,也就是由周公定製的禮樂制度,周公,也就是周公旦,姬旦,周武王姬發的弟弟。
禮、樂,是不可分開的,
禮,是透過繁瑣複雜的禮儀制度,鞏固階級分化,將人分為三六九等。
樂,是以表演的形勢,控制人們的思想和輿論。
所以不要以為楊廣同志徵集四方音樂,是不務正業,恰恰相反,正的不能再正的正業。
透過對各方音樂的整合,匯總成一套符合大隋皇權利益的的新樂,從這一點上看,楊廣比楊堅的目光更長遠。
而且楊銘收到訊息,東突厥大汗,啟民可汗已經在去東京朝見楊廣的路上了。
這也是大隋立國以來,地盤最大的一位突厥可汗,朝見大隋皇帝。
運河開通了。
後續在宇文愷的主持下,通濟渠順利完工,溝通黃、淮、再入長江,由東京洛陽可直達江都。
有了這條河,大隋對江南地區的控制將會進一步加強,而南方世家也將逐漸嶄露頭角,開始向權力中樞邁進。
河東王楊瑞,已經三歲了,三歲之後,楊銘就需要與自己的長子之間,刻意保持距離。
孩子已經機靈了,逐漸通曉人事,楊銘不想太過驕縱他,太多的寵愛會滋生孩子的驕傲情緒,對於性格塑造會起到反作用。
這一點上,楊茵絳和楊銘的觀點一致,因為她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成長為一位合格的繼承人,她不希望兒子跟他的外祖父一樣,所以她對楊瑞更為嚴苛,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後媽呢。
但事實上,夫妻倆對兒子的愛,是全方位無死角的,只不過他們的目的,是培養楊瑞的獨立人格,所以很多方面都需要插手矯正。
楊銘對兒子的用心,楊茵絳都看在眼中,心中大感欣慰,不過她認為,眼下已經可以準備,與楊銘生第二胎了。
子嗣,是鞏固地位的手段,雖然楊茵絳並不認為,有人可以挑戰她的地位,但為楊銘開枝散葉,在她看來,是她的本分,也是她必須要儘早完成的頭等大事。
於是連續兩個月的時間,楊茵絳完全霸佔了自己的丈夫,順利懷上了第二胎。
懷孕之後,其她人才有了與楊銘行房的機會。
最著急的,就是李秀寧了,反觀陳淑儀,倒是不怎麼在乎。
李淵和長子建成,都去了洛陽,世民他們倒是仍在大興,而且時不時的就會來探望他們的姐姐。
元吉今年五歲了,相貌算是徹底長開,沒有小時候那麼醜陋,但和英俊是一點不沾邊。
如果以顏值排行的話,無疑是世民第一,建成第二,玄霸第三,元吉墊底。
長孫無忌一直在王府,跟著李百藥讀書,順帶幫著李百藥整理《齊書》,這孩子特別的好學,非常忘我。
李世民沒了玩伴,於是找到姐姐,希望能跟著李祭酒讀書,李秀寧一口拒絕了。
世民問她,你以什麼理由拒絕我?李秀寧告訴他:沒有理由。
“你可算來了,今晚無論如何都不能走,我的日子到了,”李秀寧見到楊銘進來,便嘰嘰喳喳的拉著楊銘說個不停。
說什麼母親三天兩頭就派人來檢視她的肚子,她已經厭煩了,想早點懷上楊銘的孩子,免得母親老是催她。
楊銘算了算日子,上次行房是和裴淑英,距離今天也有五天了,今晚倒是可以。
他不想成為播種機器,他要顧及自己身體,所以給自己定下了一週只行房一次的規矩,雖然這個規矩老是被楊茵絳強行打破。
他今年才十九歲,其實不用那麼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