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玄挺在北,遭遇的是祁連城名王,臨羌城名王,以及在大通山一帶遊牧的部落名王,
其中臨羌城,位於西平郡境內,漢宣帝時期初設,一直以來就是中原地區西出青海的關鍵要道。
楊銘大軍開拔之前,整個西平郡除了湟水縣以外,都被土谷渾佔據,因為境內河流交錯,草場富饒,適宜放牧。
但是眼下,史萬歲已經奉命清掃西平郡,所有的土谷渾部落,都會被趕出去,太平公的大旗一到,主力已經去追玄挺的臨羌城,不戰自降,請求歸附大隋,但是史萬歲沒同意,讓他們立即離開隋境。
史萬歲抵達西平郡的六天後,境內兩縣一城,全部落入大隋手中。
而此時的玄挺,已經成功和高寅部匯合,沿著祁連山一路往西北逃竄。
等他們抵達疏勒河的時候,發現屁股後面的追兵沒有了,玄挺不放心,派出百騎往後檢視,最後發現追兵確實沒有了。
他有點懵了,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情況。
實際上,祁連城、臨羌城相繼丟失,追擊他的兩支騎兵的老窩等於被端了,於是緊急回援,剩下的大通山名王,只有兩千騎,而玄挺現在有三千多騎,人數已經佔優,所以他們覺得情形不對,也給撤走了。
“如此優勢之下放棄追擊,恐後方有變,我們休整一番後,最好返程檢視,也許是張掖那邊有什麼動靜,”高寅沒想道玄挺這樣的二世子竟然冒險來救,心裡對玄挺的印象大為感觀,
軍伍當中,是非常看重義氣的,沒義氣的會被人唾罵,甚至直接殺了。
楊素治軍就是這樣,貪生怕死者,就不要上戰場送死了,我先送你走。
玄挺點了點頭:“後面肯定是有狀況,要不然他們不會都撤走,看旗幟,應該是分屬三部,你能確定嗎?”
這時候,裴矩安插在他身邊的嚮導點了點頭,說道:
“能確定,應該是祁連城部、臨羌城部和大通山部,這三個部落,以臨羌城部實力最強,大約有騎軍七八千,或許更多,看這幾天的情形,三家之間明顯沒有形成默契,可見是發現我們行蹤之後,倉促出兵。”
“這三部如果盡起兵員,大概能有多少人?”幕僚孫開問道。
嚮導道:“三部加上託來河部,就是土谷渾王城的北方四部,盡起兵員的話,應該在四五萬人左右,但是其中一半,肯定得徵調牧民組成,戰鬥力堪憂,所以遭遇大部人馬,我們反而能打,如果是小股精銳,才是最不好打的。”
“明白,貴精而不貴多嘛,人多了反而不好控制,何況還摻雜著並不擅戰的牧民,”楊玄挺隨後詢問了物資情況,然後在嚮導的引領下,打算去疏勒河下游劫掠一些部落,補充糧食飲水之後,再往東走。
土谷渾受限於地理條件,雖然一直大力與大隋通商或是走私,以獲取生活生產之必備物資,但所獲終究有限,所以他們的部隊,披甲率不高,而且甲胃的堅韌程度也比不上大隋,強在靈活性。
如果正面接觸,隋軍明顯要強於土谷渾,尤其玄挺麾下這一支騎軍,是自掏腰包補充的軍械戰馬,戰鬥力更是強悍一批。
攏共四千人,打打殺殺跑了六七百里,才損失了一千,而且這一千當中,至少有一兩百人是走散的,基本算是保留了主力。
搶劫必然是要殺人的,如果是在大隋境內,玄挺就算敢搶老百姓,但也絕對不敢殺,但是在土谷渾,他沒有這個顧忌。
沿途劫掠了幾個部落之後,補充了七十匹馬,以及足夠的肉乾飲水,玄挺開始朝覆袁川方向返回。
於此同時,追擊玄挺的拔木射,帶著一千六百騎,疾速趕回祁連城救援,當他抵達之後,才知道自己的老爹中了流失掛了。
王朔並不知道那晚的追殺,殺掉了祁連城的王,因為那位名王跑的時候,穿的是普通士卒的衣服。
拔木射大怒之下,開始徵募浩亹川上游一帶,所有歸屬於祁連城的部落男丁,五天之後,攜一萬騎兵,兵臨城下。
攻防易位,這一次換成了王朔來守城。
但王朔不是死守,這小子是讀過兵書的,原本不識字,硬是被賀若弼培養的可以讀懂兵書了。
於是他下令開啟東城門,將百姓往城外驅趕,城內的百姓,很多都是拔木射麾下士兵的親卷家人,所以他們不敢動手。
第一批驅逐出去兩千百姓,趁著城外亂成一團遭的時候,吳景龍率領一千精騎,從城內殺出,撕開一條防線之後,跑沒影了。
這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