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不能因為人家是三歲小孩,就跨過人家,人家就算還在襁褓中,也能拍這個板,誰讓人家是皇帝的嫡長孫,眼下的京師守備呢。
而能讓楊瑞點頭的,只有王妃楊茵絳。
伏俟城,土谷渾的王城,聽起好像足夠唬人,但實際上,規模和河東縣差不多,城內常住人口,也就四萬人。
畢竟整個土谷渾,還是以逐水草遊牧為主,唯一的商業貿易地區,就是伏俟城。
各部大軍都駐紮在城外的河谷地,呈犄角之勢拱衛王城。
而楊銘此時,正在土谷渾的皇宮內,與諸將商議事情。
裴矩來信了,希望楊銘在與鐵勒談判之後,撥給他五千人,他要用這五千人,接管敦煌郡。
敦煌郡在張掖郡西北方向,開皇年間,設瓜州,這個地方在一百多年前,是土谷渾王城所在,河流改道之後,王城隨之南遷至伏俟城。
名義上是大隋的領土,實際上是隋與土谷渾的中間緩衝地,這地方胡漢混雜,屬於三不管地帶。
如今土谷渾已滅,裴矩打算接管這個地方。
高熲道:“這些地方,以後可不好治理啊,官員任命上,最好從當地選擇一些熟通漢化的少民來擔任,當然了,主官得是我們漢人。”
土谷渾,本來就是鮮卑慕容氏政權,精通漢話的不在少數,甚至還有讀過儒家典籍的,以羌治羌,是最好的辦法。
楊銘點頭道:“我們需要在這個地方設定一座都督府,常駐軍隊以維持地域安全,保障我大隋西出商路,伏俟城無疑是最佳之地,就是兵員數量,不知多少為宜?”
“當然,在此之前,我們需要聯絡各部族首領,重新給他們劃分草場水域,以此控制各部羌人,誰聽話,誰就佔據最好的草場水域,將來若有騷亂,也可以徵調各部落出戰。”
“好主意,”高熲微笑點頭:“還是那句話,以羌治羌,他們各部族之間的利益糾葛,無非就是爭奪最好的草場,我們將這個權力收歸都督府,便可更好的節制他們,這麼看來的話,常駐兵員五千足夠了。”
長孫成笑道:“就怕這些地方,連五千兵都養不起啊?”
“不單單是這裡養,”高熲道:“設郡立縣之後,這裡就是西平郡、臨桃郡、澆河郡以及金城郡的西面屏障,這四個郡也得供養都督府。”
這時候,楊銘朝王朔招了招手,示意對方向前,
“你在祁連城做的很不錯,如果我讓你就任都督府大都督,你不會覺得我是在冷落你吧?”
王朔趕忙道:“卑職絕不敢有此想法,能被殿下器重,是卑職的榮幸。”
楊銘笑了笑:“這就是為什麼,我沒有讓你跟著玄挺西出追敵,實是有重任託付,先幹幾年,做出點功績出來,本王自會為你謀劃將來。”
“謝殿下大恩,”王朔趕忙跪地。
他本來就是宋國公賀若弼的“黨羽”,當初沒有被牽連誅殺,就是得秦王庇護,如今雖然被安排在這麼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但他沒有絲毫怨言,反而認為秦王是有意扶持他。
楊銘可沒有這個意思,只是覺得對手守城很有一套,至於嘴上說的先幹幾年,也不是空口白話,邊疆之地的軍方主將,本來就不能讓他幹太久,幾年一換是必須的,否則乾的太久,會坐大一方,到時候動都不好動了。
接下來,除了安撫城內居民之外,就是派人四處聯絡散落各地的部落,許給他們好處,讓他們來伏俟城覲見楊銘。
鐵勒可汗契必歌愣親率五萬大軍,行軍千里,直奔伏俟城,
半路上,他遇到了西逃的慕容蟄允部,後者向契必歌愣投降,契必歌愣接納了,並且編入麾下。
負責追擊的楊玄挺與蕭摩訶部,與對方交涉無果,於是緊急派人通稟秦王,而他們倆,則負責將鐵勒人阻擊在託素湖一帶。
託素湖距離王城,已經不足三百里。
“預料之中,”收到訊息的高熲臉色凝重道:“契必歌愣看樣子,是想搶地盤了,我們必須姿態強硬,可做勢小股襲擾,但不宜引發大戰,這個尺度不好掌握。”
楊銘沉吟一番後,說道:
“我覺得他們不敢打,西突厥在北虎視眈眈,契必歌愣若敢與我決戰,老窩勢必會被處羅給端了,他們兩家可是世仇,況且鐵勒第二大的薛延陀部,在東北方向,沒有薛延陀,單憑契必歌愣,根本不敢跟我打,他就是來瓜分地盤的。”
“如果要是打起來呢?”一旁的史萬歲問道。
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