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五六二章 一世英名,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在長安驛迎接,馮盎去東都,是楊玄感迎接的,這才過了一年,大興城的大門都進不去了。
我特麼上次在東都,皇帝皇后還和我一塊吃飯呢,馮盎心裡的落差,實在無法形容。
翌日一大早,馮玉致帶著垂頭喪氣一臉不高興的馮盎進城了,寧長真還是那副吊兒郎當的樣子,抬頭挺胸登上馬車,一點不覺得被一個女人帶進城,是一件非常丟人的事情。
明德門的監門將軍,是誰呢,崔弘壽,崔弘升的四弟。
人家馮玉致畢竟是太子的女人,他不敢不給面子,但是按律,沒有尚書省接引,你五百號人帶著兵器進京,也是不可能的。
來來來,把兵器都交出來,甲冑都卸了,等你們走的時候,再還給你們。
沒了兵器的馮盎,頓時覺得自己的人身安全沒了保障,崔弘壽只給他們留了二十根短棍,其他的武器都收走了。
朱雀大街南起明德門,北至皇城朱雀門,全長九公里,寬150米。
十八里地啊,馮盎頓時覺得,這十八里地不好走啊。
他也不敢騎馬,就躲在車廂裡,還得避開窗戶口,免得被扔進來的石頭砸中,畢竟寧長真造反,雖然百姓不知道,但是京師門閥子弟,肯定知道。
這裡可是紈絝子弟的老巢,天底下最橫的一幫年輕人的聚集地。
馮玉致想要去秦王府,路途是超過十八里的,因為秦王府所在的崇仁坊,與皇城在一條線上,你到了朱雀門,還得往東再走三里地,才是崇仁坊。
楊元慶這小子本來就是橫種,從高句麗回來之後,更是橫上天了,陛下寵著,太子和太子妃慣著,親爹又是楚國公,京師已經沒有他不敢惹的事了。
本來他聽說很多家族子弟,都在盤算著給馮盎他們一個下馬威,他也想湊湊熱鬧,眼下就在一間臨街的當鋪等著呢,結果遠遠的一看到馮玉致,頓時慫了。
“算了算了,不摻和了,”楊元慶朝身後的一幫世家子弟道:“你們也別添亂,看看熱鬧算了。”
“哎呦我說大郎,這可不像你啊,咱們還等著你領頭呢,”說這話的,是於仲文的小兒子,於正明,這也是個刺頭。
楊元慶悻悻然轉身,就想返回鋪子裡躲著去,但是身後的小弟密密麻麻,早就把門給堵死了,他又不好意思做縮頭烏龜,只能訕訕一笑,雙臂抱肩,就這麼繼續站著:
“別摻和就是別摻和,我現於東宮任職,不能像從前一樣招惹是非了。”
於正明道:“這兩個王八蛋,就是欠收拾,咱們遠遠的扔石頭就好,扔完就跑,怕什麼?”
“當先騎馬那個女人是誰啊?挺傲氣啊?待會先扔她,”說這話的,是獨孤景雲,右屯衛將軍獨孤楷的兒子,太子千牛備身獨孤凌雲的二弟。
“放屁,你小聲點,”楊元慶趕忙道:“都把石頭收起來,今天不扔了。”
偏偏就在這時候,坐在馬上的馮玉致,也能看到了楊元慶:
“元慶,你過來。”
楊元慶一聽到這聲音,心叫完蛋,我就說剛才應該躲起來的,這下好了,攤上事了。
“好傢伙,嶺南的婆娘也敢直呼我元慶哥哥的大名,你算什麼東西?”於正明指著馮玉致就罵,身邊頓時響起一陣叫好的歡呼聲。
“你小點聲吧,你是我哥還不行嗎?”楊元慶給了於正明一肘子,然後屁顛屁顛的從臺階上跑了下來:
“卑職在,馮良媛請吩咐。”
於正明頓時傻眼了,良媛?這是東宮的內命婦啊?
他趕緊就往後退,身後的子弟們也心照不宣的讓開一條路,讓他躲裡面去。
大家也算是看出來,踢到鐵板上了。
馮玉致當然不會計較這些,而是朝楊元慶道:“元慶今天不當值嗎?”
“卑職請假了,”楊元慶道,就是為了等你爹,專門請的假。
他請假是很好請的,跟他姐說一聲就行了,甚至跟他姐的侍女說一聲都行,不用經過門下坊,因為門下坊管不了千牛備身。
馮玉致點頭道:“那正好,太子在秦王府,我要去那裡,你送我過去。”
別啊,前頭一幫人等著你們呢,我帶路不就成擋箭牌了嗎?
“其實也不是請假,卑職是有公務的,耽擱不得,現在就得出城一趟,”楊元慶趕忙扯謊道。
馮玉致笑了笑,一臉看穿道:“你可別哄我啊,待會見了太子,我可是會問的。”
“額”楊元慶頓時一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