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五六一章 不準迎接,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銘收到訊息的時候,還在午睡,是太子冼馬劉炫跑出宮告訴他的。

而今天的朝會非常簡短,就這一件事,所以楊雄他們已經在秦王府門外求見了。

楊銘坐在床上沉吟片刻,朝徐景道:“將他們都領至前廳,我更衣之後去見見他們。”

五個半大佬,眼下就坐在秦王府前院子的大廳內,其中就屬楊雄和楊浩最是意氣風發,其他四個分別是楊約、玄感、裴矩、盧楚。

楊浩只能算半個大佬,他什麼時候不愛錢了,就可以補上另外半個。

“太子,”眾人紛紛起身,迎接從屏風後進來的楊銘。

楊銘抬了抬:“大家都坐吧。”

楊雄坐下後,首先笑道:“事情,太子應該已經知曉了吧?”

楊銘笑道:“也就是你們來之前半個時辰,我才剛剛知道。”

楊雄道:“是太子在背後勸說陛下嗎?”

他是不會相信這件事是楊廣主動做的,因為楊廣確實不是那號人,所以自然而然就以為是楊銘在背後出力,其他人也是這麼想。

“千萬不要這麼想,”楊銘笑道:“這件事跟我沒有任何關係,我比諸位知道的,還要晚一些,心中的驚訝不比諸位少。”

楊浩皺眉道:“那就奇怪了,陛下今天有點反常啊,一口氣封了一幫人,我大隋開國至今,就沒見過這麼封的,我們也是看不明白,所以才來找太子解惑。”

你們不明白,我也不明白啊,楊銘笑道:“有什麼不明白的?陛下愛惜宗室,惦念宗族之情,這不是很合理嗎?”

合理個屁啊,這些人裡面好多都差點被他搞死,楊雄微笑點頭:

“應是如此了,大道至簡,我們確實不宜胡亂揣測聖意。”

楊約低頭摩挲著杯沿,嘆息道:“封的太多,國庫難承受其重啊。”

親王的食邑非常恐怖,一萬戶,楊廣今天等於給大隋新增了八個親王,四個郡公,郡公的食邑是一千五百戶。

也就是說,從今年開始,八萬六千戶百姓,要給他們繳稅,不用給國庫繳了。

八萬多戶,按照大隋總數的六百五十萬戶來說,聽起來似乎也不多,但是別忘了,這只是開始,這些人以後也會兼併土地,將更多的田畝以躲避政策的方式,歸入到自己名下。

如果再算上現在的宗室食邑總數,基本上突破了五十萬戶,佔據大隋總戶籍人口的十三分之一。

再加上國公、郡公、縣公、縣侯的話,已經不敢想象了。

所以楊約這聲嘆息,讓楊銘心情非常沉重,大封宗室,有利有弊,皇權得以穩固,別人想造反的話,難度倍增,但壞處是,國庫的收入會減少。

國庫的收入一旦減少怎麼辦?掠之於世家,世家掠之於民,一層層的傳遞下去,最後遭受惡果的還是老百姓。

所以說,封建王朝,是百姓的肩膀扛起來的。

玄感反而笑道:“國庫不差這點錢吧?”

楊約驚愕抬頭,是啊,國庫不差錢,因為沒錢了會找你,國家怎麼會做虧本的買賣?

裴矩在一旁微笑解釋道:“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親王的食邑是永業田,也就是說,未來數十年,國庫都會減少八萬六千戶的賦稅收入,十年就是八十六萬戶,你算算,不少了。”

玄感笑道:“如今天下承平,正是開源節流之機,河東的精煉鋼一旦全國推廣,便於開墾荒田,糧食產量將會大大提高,這點虧空很容易就會補上的。”

“說的好!”楊銘拍桌笑道:“玄感這番話,甚合我意,我大隋立國三十年,田畝制度從未改動過,當下積弊已久,是該改一改了。”

嘶~~~你是不是誤解我的話了?我好像不是這個意思吧?玄感有點懵逼,我沒說改革田制啊?

楊銘這話一出口,眾人頓時目瞪口呆,頗有些石破天驚之感。

改革田制那可不是說著玩呢,一旦改不好,就是要命的事,眼下國力尚穩,不是改革的良機。

盧楚搖頭道:“田制沒法改啊,當今百姓家家有糧,戶戶有田,人心思安,正是盛世之象,聖人有言,國有繁榮,當無為而治,國之沉降,求勵精圖治,眼下並無改制必要。”

眾人紛紛贊同。

楊銘觀察著每一個的面部表情,可以看得出,大家利益一致的時候,就是自己人,利益相悖,那就不是了。

他的一句話,就試探出了改革田制,將會有多麼困難,基本是全員反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我怎麼穿越成楚雲飛了?

遙遠沒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