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五八三章 荊州故人,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被下面舉薦上來的這些士子,叫舉人,他們在透過禮部和國子監的考試之後,會進入殿試。

大隋眼下的科舉,也一直在完善,楊銘一直都沒有閒著,因為他知道,科舉這玩意,是重中之重。

在他的不斷改革下,大隋的科舉已經漸趨複雜多樣,除了十科取士之外,另增十二科:明法、秀才、明經、進士、三傳科、史科、童子科、書學、算學、農科、工科。

其中進士,還是各科之首,因為它除了考經書外,側重考詩賦和時務策論,也就是主考文學水平和治國治民見解。

另外新增的農科和工科,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農科就是養殖種植技術嘛,工科就是土木工程,這兩種技術,一直以來都被各大家族所掌控,但是民間也有不少硬是靠實踐,積累了大量技術經驗的特殊人才。

打個比方,武士彠在木料樹種方面,這是專家,別看人家是個商人,比他還懂木料沒幾個,而且也懂工程營造,這就是農、工兩科的雙料人才嘛。

楊銘算是看出來了,工部這個衙門,必須混進來點新鮮血液,不然從上到下,都是那幾家的人。

今年進京參加考試的,足足六千士子,是大隋立國以來,最多的一次。

當然了,這其中楊銘的功勞不小,因為往年的科考,確確實實安排了一些人,這讓天下士子都看到了希望,當今大隋,做官,是終極選擇。

沒有比做官更有前途的了。

這六千人進京,帶進來的可不止六千,一人帶十個奴僕,這也六萬人了,大興城從沒有像眼下這樣熱鬧過,沒地睡計程車子海了去了。

“跟長安縣、萬年縣衙打個招呼,撥出一些公宅,用來安頓考生,孤不能讓士子們連個睡覺的地方都沒有。”

大興殿,楊銘在主持朝會。

公宅,就是歸在縣衙門下的一些無主的宅子,比如獲罪誅殺的,家裡死絕無人繼承的,縣衙自己修建還沒賣出去的。

這些宅子的數量不多,但是你如果把裡面都改成大通鋪,那就能住不少人了。

別看士子們很多都是世家子,以前沒跟別人擠在一起睡過,但是來了京師之後,多苦多難你都得受著。

韋雲起今天,是專門覲見的,他的身份,可以參加楊廣的朝會,但是楊銘的朝會,他平時沒資格。

而他也喜歡這樣,因為朝會就是開會嘛,等閒也沒他什麼事,卻要硬撐著眼皮熬一兩個時辰,枯燥無味,還是太子的朝會好,他不用來,每天只需要去驃騎府點個卯,就可以睡個回籠覺了。

“京師近來的治安壓力非常大,臣請求朝廷能調撥一些人手,協助驃騎府,”韋雲起道。

京師的驃騎府,很特殊,這個衙門其實沒有多大權利,因為他手下的兵,大部分來自於換防的十二衛中的左右翊衛,左右驍衛和左右武衛,不算四府,四府那是禁軍。

換防進來戍衛京師的,也叫武侯衛,可以理解為首都禁軍,跟皇宮禁軍不一樣。

而真正常駐京師的武侯衛,不超過六千人,韋雲起只能使喚的動這些人。

其實就是防衛分權,京師乃重地,肯定不可能讓任何一個人,掌握整個京師的宿衛。

韋雲起這個建議,其實是要權力呢,因為名義上,京師治安歸他管,實際上管的人多了去了。

楊銘怎麼可能給他:“這件事情,你去找李淵,由他幫著你協調各宿衛。”

李淵是京兆尹又是國公,可以參加朝會,但最近他實在是太忙了,所以楊銘免了他的朝會,讓他好好維持京師。

畢竟京師的兩個縣衙,是歸他管的。

韋雲起還能說什麼呢?他本來是找過李淵的,李淵也幫忙給陰世師、薛世雄、史祥、辛世雄、崔弘升、李靖都打了招呼,但是人家這六個人,不怎麼將韋雲起放在眼裡,也不怎麼將李淵的話放在心上。

但眼下太子放了話,這六個人就不能不聽了。

說到底,就是各自都在維護自己的權力,權力這玩意你一旦抓到手,就放不下了。

韋雲起離開之後,楊銘這才看向玄感,皺眉道:

“我怎麼覺得你一點都不辛苦啊?臉上看不出絲毫疲乏的樣子。”

玄感累嗎,真累,科舉歸他管,已經是焦頭爛額了,但是他這個人呢,擅長推工作,把科舉一半的事情,推給了國子監,以至於國子監的一幫子老頭累壞了,禮部反倒輕鬆了不少。

“臣非常之辛苦啊,但是再苦再累,也不能在殿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我怎麼穿越成楚雲飛了?

遙遠沒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