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五一七章 嚴防死守,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護兒的水師,在朝鮮半島近海區域,與高句麗水師先後打了三場大會戰,擊沉敵軍戰船六十七艘。

眼下高句麗卑奢水師與浿水水師已經撤入浿水,浿水終究是內河,海船不能在內河發揮其優勢,最大的弊端就在於來護兒的大海船,運載著大量士卒,進了內河,特別容易擱淺。

而且無法發揮數量優勢。

所以必須要提前解除安裝一批兵員,周發尚做為先鋒,進入浿水之後,就一直在尋找合適的登陸地點,大船吃水太深,沒有海浪和風的加持,航速極為緩慢。

自古以來,內河水戰,可以佈置種類非常多的障礙物,如攔河索,朝河中投石設定人造礁石,火筏,釘木樁等等。

而高句麗眼下的用的這一招,叫衝鋒木,也就是砍伐林木,截成一段一段的圓木,兩頭削尖,扔進河道當中,藉著水勢衝往下游撞擊敵船。

這玩意單個的,對隋軍這種大船,幾乎造不成任何損傷,但是數量太多的話,這種衝擊力還是極為可怕的。

鴨淥水上的攔河大壩,將來開閘的時候,也會用這玩意,因為開閘放水,水量不大,所以會直接用衝鋒木衝爛大壩。

但前提是必須開閘,因為開閘,水才有流速,可以帶動衝鋒木衝擊大壩,如果不開閘,被蓄起來的湖水就是靜止的。

周法尚令四艘艨艟鉅艦首尾相連,橫亙在河面上,擋著那些衝鋒木,而後方的大船正在緊急解除安裝兵員。

船與船之間緊緊相連,中間架設木板,河道中間的船,兵員往臨岸的船隻上移動,最後登岸。

兩岸並沒有伏兵,所以周法尚部登陸很順利。

剛一登岸,便需要列陣,以防敵襲,給來護兒主力登陸做掩護。

所有的大軍,都是在浿水北岸登陸,因為平壤在北邊。

“奇怪了,這裡已經是高句麗腹地,為什麼沒有發現敵軍蹤跡?”周法尚疑惑道。

副將郭昌道:“遊騎已經派出去了,若有敵情,我們會第一時間知道。”

周法尚點了點頭:“傳令,解除安裝衛士之戰船,繼續沿河東進,追擊敵船殘部。”

隋軍水師的大船,都配備有拍杆,這玩意是楊素當年建造五牙大艦時初創的,完全就是內河水戰之利器,周法尚打過隋滅陳之戰,熟悉內河水戰,心知剩下的高句麗船隊,在大隋戰船面前已經是不堪一擊了。

解除安裝完兵員的大船,船體上浮,已經可以繼續往上游去了。

周法尚整軍列陣,率先開拔,往平壤方向行軍。

從這裡陸路至平壤,有一百六十多里,水路也差不多,浿水完全就是從平壤城邊上流過去的。

但是隋軍沒辦法,負載太重,乘船是過不去的,只能走陸路。

當天晚上,周法尚的大軍進駐一座距離平壤不足百里的縣城,雖然他已經嚴令部下不得濫殺,但這座縣城的高句麗平民,還是被殺了一半。

當然,縣城裡本來就沒有多少人了,水師戰敗的訊息傳來,平壤周邊的縣城鄉村,已經全部往平壤方向逃難去了。

大概子時左右,周法尚收到了軍情,有一股敵軍已經朝著他們這裡來了,因為是晚上,敵軍數量尚未探明。

“輜重還沒有跟上,眼下不宜接戰,傳令各軍,自守防衛,不得冒進,等天明瞭,探明情況再說。”

他的這兩萬人,駐紮在這個不知名的縣城,而來護兒的主力,會留在海邊構建營房,建立停靠大船的臨時船所。

近一個月的海上顛簸,士卒們需要適應陸地的感覺,所以初期,是不能與敵軍接戰的,需要一段時間的調整。

再說了,宇文述還沒有來呢。

楊萬石這個人,比較膽小,老楊家的楊玄挺、楊元慶,這都是衝鋒陷陣的猛將,但是楊萬石,從來都不會衝鋒陷陣。

因為他怕死,他腰間的那口橫刀,就特麼沒有拔出來過。

蓮花山山腰以下,屍體堆積如山,半座山都被鮮血染紅,但是攻山的這些高句麗雜兵,沒有一點退縮的意思。

抓到幾個俘虜審問之下,楊萬石才知道,這些人都是半島平民,家中糧食被官軍搜刮殆盡,田畝青苗全被踐踏,已經沒有活頭了,只知道往東走才有糧食吃,所以全都往這邊來了。

撿一支隋軍箭矢,賞糧一斗,殺一名隋軍,賞糧五斗,繳獲寶甲一副,賞糧一石。

這特麼的,你們的糧食又不是我搜颳走的,青苗也不是我踏的,來我這找糧食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我怎麼穿越成楚雲飛了?

遙遠沒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