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五三四章 臨洮縣公,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最多封個縣公。
楊約和楊玄感甚至認為,縣公都不能封,宇文化及是犯了錯的,導致吐萬緒攻遼東不順,給他封爵,別人的意見太大。
而楊廣眼下,肯定是要嘉獎宇文述的,既然這麼多人反對,那就讓宇文化及去平叛,將功補過,將來也就方便封爵了。
楊約藉著機會,直接道:“兵部每日的軍情奏報,李靖是出現次數最多的,可謂居功至偉,主力南下之途如此順利,李靖當居首功,臣以為,當封縣公。”
他是在暗示皇帝,人家打成這樣,我覺得也就是個縣公了,宇文化及何德何能,封郡公?
楊廣這一次倒是很利索,點頭道:“諸卿以為,封哪裡合適?”
蘇威笑道:“李靖為隴西狄道人,也就是如今的臨洮縣,應為臨洮縣公。”
他的建議,沒有任何人反對,畢竟整個南征之路,軍報上都彙報的清清楚楚,李靖這一次確實是出了大力了,況且人家是太子的人。
在大隋,封爵封到家鄉,是莫大的榮譽,就好比你是某地人,然後被當地政府封為形象大使,這是非常光榮的事情。
要麼說,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呢?人啊,一旦富貴了,最希望在父老鄉親面前裝個逼,這樣獲得的認可感和滿足感,不是其它地方能比的。
東哥發達以後,也是給家鄉父老發錢,沒見他給別人發錢。
楊廣此番遠征高句麗,大功告成,所以他的歸途,不走運河了,他要走陸路過晉陽,然後回京。
名義上是驗收晉陽宮,實際上就是在北方的老百姓面前裝逼。
瞧見了沒有,朕御駕親征,幾個月滅了高句麗,中原王朝幾百年辦不成的事情,我給辦成了。
對於蘇威的建議,楊廣這邊透過了,李靖就此封爵,成為他們家第二個縣公。
他大哥李端的永康縣公,這是襲的,他是靠自己拼來的,今後在家族當中,可以自立門戶了。
身處宴會當中的馮盎,心裡五味雜陳,高句麗這麼順利的被收拾,是他沒有想到的,這下好了,寧長真跑不了了。
皇帝回京之後,肯定會收拾對方。
嶺南為一體,寧長真要是倒了,他也快了。
於是他站出來道:“臣有一女,仰慕太子久矣,請陛下準其侍奉東宮。”
楊廣心裡很清楚馮盎在想什麼,這是自保呢,以前有高句麗這個隱患,朕沒功夫收拾你們,現在高句麗完蛋了,是時候對你下手了,不過在此之前,他肯定還是需要穩住馮盎的。
“皇后怎麼看?”楊廣看向蕭皇后,讓對方拿主意。
難得丈夫讓她做主一回,蕭皇后微笑點頭:“準了。”
馮盎大喜,趕忙謝恩。
玄感看在眼中,嘴角一翹,你們啊,都晚了,還是我們家下手的早,如今茵絳的地位無可撼動,三位嫡出皇孫,誰配跟我們家爭呢?
大隋未來的繼承人,是我外孫,哈哈哈哈
高元,已經快被押送至遼東了,禮部這邊要準備受降禮。
沒錯,高元這種也算投降,因為人家是舉著白旗出城的,虞世基負責接待的,畢竟周法尚那邊把人家使者都殺光了,要投降,只能投降宇文述,以至於受降這個功勞,算在了虞世基和宇文述頭上。
按照華夏自古以來的規矩,受降國君,是有很多禮節的,比如說,你得穿一身特殊的臣子服飾,從臺階下面,一步一步走上去,最後跪在楊廣面前,把他們高句麗的印璽國書,呈給楊廣。
等於是一場權利交接的儀式,跟禪讓可不一樣,禪讓好歹是穿著皇帝衣服禪讓,他這個是五彩斑斕的降服,衣服上色彩豔麗,就不是正色,代表你位置不正,這地方不該是你的。
這種禮儀,跟禪讓一樣,都是圖個名正言順,意思是讓高句麗百姓知道,是高元幹不了,所以求朕來管理這裡,你們放心,朕比他強,你們的好日子來了。
從今以後,你們就是朕的子民,大隋老百姓過的好日子,你們都能過上。
處羅投降就沒有這麼多規矩了,他那個是遊牧民族,中原王朝是不會將遊牧民族視為國家的,所以處羅投降,可沒有什麼儀式。
受降儀式,無疑是楊廣這輩子最風光的時刻,當然了,是建立在高元這輩子最屈辱的時刻。
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總是會讓人心情愉悅。
楊廣下旨,受降臺要建二十丈高,也就是六十米,這下子何稠又犯難了,宇文愷已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