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五三一章 手起刀落,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仲文現在,無疑是壓力最大的那一個,他不像宇文述那樣想著怎麼敗,他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麼贏。
歷史上,宇文述和於仲文的主力在順利抵達鴨綠江之後,被乙支文德的詐降拖延了半個月,以至於糧草耗盡,宇文述當時就表態:撤軍吧。
但是於仲文不同意,原話是:將軍仗十萬之眾,不能破小賊,何顏以見帝,且仲文此行,固知無功,何則?古之良將能成功者,軍中之事,決在一人,今人各有心,何以勝敵?
這一句話,等於把宇文述和慰撫使劉士龍都罵了,因為宇文述要撤軍,劉士龍接受了乙支文德的詐降,導致隋軍陷入不利險境。
然後呢,宇文述沒辦法,既然你都這麼說了,那繼續南下吧。
七戰七勝過後,大軍抵達平壤城三十里外,這個時候乙支文德又來詐降了。
再次成功拖延時間之後,別說糧食了,水也沒有了,不撤都不行了,被人家追在屁股後頭往死的打,以至慘敗。
所以當東路軍的段絟、李玄通、黃君漢三部南下,直撲高建武之後,於仲文立即調轉方向,全力往南突圍,意圖與麥鐵杖匯合,然後與乙支文德火拼。
他算是看出來了,不把那個乙支文德收拾掉,他別想南下。
而裴行儼人數雖少,只有四千,卻是清一色的重灌騎兵,對麥鐵杖殘部計程車氣,無疑有很大的鼓舞。
他的到來,讓將士們覺得,其它友軍沒有拋棄他們,心裡面那股子膽寒懼敵之意,也就沒有了。
圍繞在鴨綠江北岸的這場大混戰,隋軍兵甲之利,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揮,隨著大隋王牌右翊衛進入戰場,高句麗人才徹底明白,什麼叫無敵之師。
不誇張的說,一旦對壘,勝負會在很短時間內見分曉。
遍佈山地峽谷的各路大軍,殺的昏天暗地,兩天一夜的大戰,最終以高建武敗逃,仲室韋戰死,乙支文德退守烏骨城,而告一段落。
方圓百里,屍橫遍地,說是人間地獄,一點不為過。
於仲文這一仗,徹底打出了信心,大軍也不休整,直接將烏骨城團團包圍,後方清理戰場的麥鐵杖部,將一車一車的人頭送往烏骨城下,當著乙支文德的面,在烏骨城周邊壘起了數不清的京觀。
殺人誅心啊。
城牆上的高句麗守軍看到這一幕,心理防線徹底崩潰,雖然有將領忽悠他們:咱們沒死這麼多,隋軍是在拿他們自己的人頭充數。
但是這種謊言,就連普通士卒也不信。
麥鐵杖要是真敢割自己將士的頭顱,他麾下計程車卒第一個就會砍了他。
史萬寶受了重傷,奄奄一息,被隨軍醫者簡單治療之後,被送往遼東方向,他的心腹朱龍升戰死,隨軍考功郎的記錄中,他的戰功已經積累到了六轉。
烏骨城現在的情況,是不能不降了,高建武已經大敗,跑沒影了,他們也成了孤軍,被人家團團包圍。
乙支文德像歷史上那樣,親自帶人出城,投降來了。
軍帳中,乙支文德獨自面對隋軍諸將,不卑不亢道:
“此番之戰,本可不戰,我王本已做好準備,打算入中原朝見大隋皇帝,但是你們突然興兵,王惶恐,方有此倉促應戰,其實大隋立國伊始,我邦便向隋庭稱臣,奈何大隋皇帝太過心急,急於對屬國用兵,致使天下邦國人人自危,試問,大隋如此對待其下屬國,天下人怎麼看?今日請降,實為兩國重新交好之契機,隋軍之威勇無敵,我不能敵,我主願於明年,親領使臣朝見上國皇帝。”
乙支文德,是平壤以北,最高軍事指揮官,離開平壤前,高元已經授權給他,可以便宜行事。
因為高元從最開始,也覺得幹不過大隋,所以早就留了一個投降的後手。
“你說這些話,不覺得晚了嗎?”田世師冷笑道:“我王師兵臨城下,才想到投降?早幹什麼去了?”
鄭德通也冷哼道:“我大隋陛下早已給過你們機會,令汝速速朝見,是高元自己不來,身為屬國之君,不尊上國,方有今日百萬大軍壓境,我知道你是高句麗的宰相,但是你能代表高元的意思嗎?”
乙支文德點頭道:“隋軍一旦過河,長安城無險可守,已是必敗之局,我王又怎會蚍蜉撼樹,做垂死掙扎?我來請降,代表整個高句麗,若願受降,我王會率領群臣,出長安迎接諸位。”
“你這番話避重就輕,還有,不要再將平壤稱為長安,你們不配,”於仲文冷笑道:
“兩年時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