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六一八章 江淮群賊,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江都郡,張衡死了。
病死的,這真是雪上加霜,要知道張衡是很厲害的,歷史上是給楊廣挑毛病,以誹謗罪被殺,這一世躲過去了,但還是死的不是時候。
那麼他一死,江都管事的就是通守趙元恪了,這個人是沒什麼本事,跟他爹趙芬是不在一個檔次。
那麼沒有本事的人,通常很保守,他再也不敢派兵出去平叛了,而是龜縮在江都城內。
杜伏威最喜歡這樣了,反正江都我是肯定打不下的,你既然不出來,那我就打其它地方,於是杜伏威轉戰江都郡,收服海寧縣趙破陣,全殲驃騎府校尉宋顥部的兩千餘人。
短短一個月,佔領了除江都城之外的所有江都郡地界,麾下人馬飆升至七萬人。
正當他準備南下進逼歷陽的時候,從山東跑來的李子通,派出使者找到杜伏威,希望投誠。
“這小子不可靠,我認識他,”輔公祏道:“以前跟著左才相,如今左才相敗亡,他又想著投靠咱們,不是一路人,咱們還是各走各的路吧。”
新歸附的趙破陣聽了這話,不樂意了,啥意思?我現在也算是外人嘍?你們現在用得著我,以後會不會收拾我啊?
杜伏威不愧有領袖氣質,聞言斷然道:“賢者來投,當接納之,並委以重任,終是鄉人,又都是落草長白山豈能誠附而拒之?”
他們都是山東老鄉。
義子王雄誕道:“眼下咱們要打歷陽,恐兵力不足,他來的正好,歷陽與丹陽向來是東西呼應,這兩個地方要一塊拿下才好,如今強援來投,正是天賜良機。”
歷陽和丹陽都是小郡,就在江都的正南方,也就是後世的南京、馬鞍山、蕪湖一帶。
就是因為小,所以你打這個,另一個很快就能趕來援助,也是因為小,蕭鉉才敢掛名,官職在這裡,人在運河上做生意,司隸臺還不敢查他,因為人家是皇后的親侄兒。
他們為什麼要往那邊打呢,因為南邊也有反賊。
反賊跟反賊,那是一家親,他們都有共同的敵人,那就是官兵,所以在杜伏威看來,如果能南下將那些反賊網羅至麾下,那麼他將來就有實力打江都。
別看他現在有七萬人,這是反賊,不是正規軍,如果是左右備身府的精銳,五千人就能把他們幹趴下。
他們現在就是靠著人多的優勢,硬跟官府耗呢。
南邊的新安郡,出了一個牛逼的反賊頭子,叫汪華,鄱陽郡和豫章郡有操師乞和林士弘,晉陵郡有管崇,廬江郡有張善安,吳郡有劉元進。
在杜伏威看來如果能把這些人拿下,整個江淮地區,就會落入他手。
可是事情,總是不會朝著人們認為的方向發展。
關中也冒出反賊來了,不過這裡畢竟是關中,很快就被鎮壓了,而巴蜀的糧草正在源源不斷的送入關中,得以保障這裡的百姓,沒有其它地方那麼慘。
楊銘還是欣慰的,早早經略巴蜀,是有好處的,這就是京師的糧倉啊。
“二叔怎麼回事,怎麼連個反賊都剿滅不了?”楊茵絳在寢殿內眉頭緊鎖,朝著楊元慶發火道:“眼下都什麼時候了,伱還跟我提蕭如願的事情?你腦子是不是有問題?”
楊元慶屁也不敢放一個,就這麼耷拉著腦袋站在一旁,他已經習慣被她姐訓斥了,又不是我造反,也不是我剿賊不利,你衝我發火幹什麼啊?
裴淑英今天很稀罕正在給楊銘洗腳,聞言道:“滎陽叛軍勢大,不比從前了,都是好幾萬好幾萬的,以前哪聽說過這種規模的民亂啊?”
楊元慶聽出裴淑英在給他解圍,趕忙道:“其實主要問題還是大軍在北,要不然瓦崗寨那幫烏合之眾,早就剿滅了。”
李建成今晚也在,點頭道:“玄縱已經很厲害了,追著那股叛軍打呢,都快跑山東去了,如果能與張須陀合擊,瓦崗賊眾難逃敗局。”
“不要太想當然了,”楊銘道:“居安思危,不要小看那些叛軍,你以前還想不到山東會亂成這樣呢?靠玄縱和張須陀,只能硬扛,拖延時間,真要剿滅,還得是等大軍回來。”
“好在關中安定,扶風郡的反賊,也被太守竇珉給剿滅了,”楊元慶皺眉道:“西突厥看樣子不會鬧事,如果能調崔弘升回來,是不是更好一點。”
楊銘搖了搖頭:“你看到西突厥沒有鬧事,就是因為崔弘升在,如果不在,你看到的就是另外一副場景了。”
李建成道:“山西的民亂,在我父親的鎮壓下,已經都消停了,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