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六零七章 人無再少年,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武陽郡的太守,是盧赤松。

這個人以前在渭源縣做縣令,楊銘有心招募,但是人家給的理由是德薄才疏,望歷練幾年,再為太子效力。

楊銘答應了,於是一步步提拔,讓對方做到了武陽太守。

這個人是河北頂級大儒盧思道的兒子,封德彝的表弟,侯君集攻破貴鄉縣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找到盧赤松。

幸好他沒事,只是被關押起來了,翟摩候沒有殺了他,也是因為人家親爹在河北的名望實在是太高了。

所以說啊,有個好爹,確實吃得開,朝廷叛軍都給面子。

“你曾經是我大哥的人,當年我想用你,你沒來,如今呢?”楊銘召見了對方,與眾多屬官一起吃晚飯。

楊昭還是河南王的時候,盧赤松是他的王府府掾,楊昭做了太子之後,卻沒有將其召回,實際上就是擺明了,我不喜歡用你。

楊元慶趕忙嘿嘿道:“盧太守自然是希望為太子效力的。”

他之所以幫忙說話,是衝著封德彝,因為封德彝是楊素的絕對心腹,而盧赤松又是封德彝表弟。

盧赤松笑道:“但憑太子驅馳。”

楊銘點了點頭:“元寶藏在黎陽倉率眾歸附朝廷,這個人,你覺得該如何處置?”

“自然是殺了,”楊元慶又插嘴道。

楊銘笑了笑,拿起一塊胡餅遞給對方,薛收見狀哈哈笑道:“殿下讓你閉嘴呢。”

元慶嘿嘿一笑,接過餅子就啃,楊銘是人家的親姐夫,肯定不會跟他計較。

盧赤松道:“可降級錄用,但不能委以重任。”

楊銘為什麼要問他呢?因為就是元寶藏,把盧赤松給綁了,獻城投降瓦崗的,元寶藏是武陽郡丞,二把手。

李建臣笑道:“盧太守確實是大人有大量,不計前嫌,可是這樣的小人,留著何用?”

楊銘將目光投向盧赤松,等著後者的答案。

盧赤松笑道:“經此一遭,元家不會再認他,朝廷也不會重用他,如今的元寶藏就是一條喪家之犬,但是眼下,瓦崗舉眾歸附朝廷,若殺之,會讓其他瓦崗將領生出異心,留著他是為了安撫其他人,這就是不能殺的理由,至於不能委以重任,諸位也都明白,身為朝廷命官,獻城與賊,如此風骨,人人厭惡,他的仕途已經斷了。”

“叛國乃十惡之罪,不在八議之中,其本身也並非瓦崗舊有班底,殺之,似乎並無多大影響,”李建成看向楊銘道。

楊銘笑道:“不要拿你的想法強加在別人身上,這一次瓦崗除了翟讓,餘者皆歸附朝廷,人數過眾,正該小心翼翼,你現在殺元寶藏,吐萬緒那邊會罵孃的。”

“我娘也是他能罵的?”李建臣撇嘴道。

吐萬緒正在整編瓦崗舊部,這個時候就是求穩,任何影響他收編的因素都要避免,所以元寶藏才能活著。

等到天下安定之後,第一個找元寶藏算賬的,就是盧赤松,人家跟內史令盧楚可是近親。

“河北你比我熟悉,格謙賊眾與高士達賊眾,誰更難對付一點?”楊銘問道。

盧赤松答道:“臣以為,他們根本就是一回事,別看河間賊眾以格謙為賊酋,實際上掌控實權的是高開道,高雞泊的高士達與他是族兄弟,這兩支叛軍,可以視為渤海高氏的看門狗。”

“話別說的這麼難聽,”高表仁冷哼道:“我族內也不全都是反賊。”

渤海高氏的大本營,是信都郡蓨縣,除此之外,平原郡、渤海郡、河間郡都有大量分佈,而高開道和高士達,全都是大本營出來的,所以高家被認為是河北之亂的始作俑者。

但其實不能這麼說,因為在蓨縣,高家也分為三大分支,正統一支,高熲一支,舊齊老高家一支,這次鬧事的,就是正支和舊齊高氏。

高熲一生都在匡扶大隋,他這一支怎麼可能反隋?

由此可見,世家門閥的力量是多麼可怕,渤海高在河北,也就是前五的位置,如果兩崔一盧拋棄朝廷,這地方直接就從大隋的版圖劃出去了,捎帶能把山東也帶上。

歷史上總是說山東士族山東士族,其實這個山東是指崤山以東,主要說的,其實就是河北士族。

盧赤松笑了笑:“我講的是事實,高盛道乃獨孤公嫡長,在族內竟然沒有任何威望,沒能阻止家族背棄朝廷,本身就是罪過,當然了,他現在被軟禁起來,將來問罪,最多也就是家風不嚴罷了,但不能否認的是,高盛道乃虎父犬子的典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我怎麼穿越成楚雲飛了?

遙遠沒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