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六一五章 宗團驃騎,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江都的事情終於傳到了京師,杜伏威攻下六合縣,並且將海寧縣的叛軍趙破陣納入麾下,勢力陡然大增,對外號稱十萬大軍,具體是多少,江都那邊也沒有個準確訊息。
江都太守張衡緊急募兵,派遣驃騎府校尉宋顥,領兩千兵馬出城擊賊。
“偌大一個江都,竟然連五千兵馬都派不出去,如何能夠剿賊?”楊恭仁扼腕嘆息道。
崔仲方搖頭嘆道:“江南的兵要是好徵調的話,也不會募兵了,如今十萬驍果軍,估摸著已經從涿郡出發,江都沒有駐兵了。”
兵部侍郎明雅道:“江都城堅,不宜攻破,反賊必然會繼續南下,那麼丹陽和歷陽怕是要出問題,丹陽太守蕭鉉為鷹揚郎將,已經隨軍出征,歷陽太守趙元楷,不堪大用啊。”
“不堪大用,”滕王揚綸冷笑道:“既然知道不堪大用,還用他幹什麼?”
吏部崔君肅解釋道:“這個趙元楷出身天水趙氏,父親是開皇初年的尚書左僕射淮安郡公趙芬,趙芬長子趙元恪以前是陛下的揚州總管司馬,現任江都通守,趙元楷是次子。”
通守就是太守的佐官,一郡二把手,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沒有。
楊綸無力反駁了,是陛下的人啊?那沒事了,於是他轉移話題道:
“那麼丹陽通守又是誰?”
崔君肅道:“丹陽郡沒有設定通守,如今一應事務,由臨郡的廬江太守元仁兼領。”
“說來說去,這兩個地方這麼亂啊?”楊綸頓時皺眉。
蘇威瞥了對方一眼後,朝楊銘道:
“臣也以為,叛軍多半會南下,應早早責令丹陽、歷陽兩郡早做準備。”
“朝廷的命令傳至那裡,杜伏威恐怕已經打下來了,”楊銘呵呵道:“傳令江陵縣丞沈綸、襄陽驃騎將軍周仲牟,從荊州出兵,沿江而下,往江南平叛。”
襄陽水軍終於派上用場了。
這時候,門外有通傳的侍衛進來,兵部又接到奏報,鄱陽人操師乞已經率兵攻佔了豫章郡,其麾下大將軍林士弘已經率軍往鄱陽郡去了。
豫章郡就是江西南昌,鄱陽郡就在鄱陽湖邊上,江西上饒市。
還有一封奏報,張須陀固守齊郡,大敗叛軍左才相,斬其首級,叛軍餘部被李子通收納,往南竄逃,這是個好訊息,但接著就有一個壞訊息,江都東南方向的晉陵郡,也出了一個反賊,叫管崇,夜襲軍府,繳獲大量裝備,聚眾一萬餘,正在攻打首府晉陵縣。
蘇威猛的攥拳,站起來道:“應立即奏報陛下,眼下四方皆反,北征要即刻停止,遣大軍南下平叛。”
“門下省請旨奏報吧,”楊銘朝韋貞道。
今天的朝會一直到了中午才散去,蘇威沒有走,留下來勸說道:
“十年積弊,一朝爆發,已成燎原之勢,大軍再不南返,國將不國,殿下,你最好措辭懇切一些,求陛下收兵吧。”
從楊廣繼位開始,就一直在禍禍,平時呢,有楊銘給他擦屁股,算是勉勉強強熬到了現在,如今呢,這個屁股不好擦了,楊銘也擦不動了,正如蘇威所言,十年來民間對朝廷的不滿,已經到了臨界點,眼下已經是集中爆發。
大軍南返,無疑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楊廣會捨得半途而廢嗎?
楊銘點了點頭:“我會奏請的,蘇公也無需太著急了,事情已經發生,我們還是需要從容面對。”
蘇威三十年身居高位,城府早就練就至波瀾不驚了,眼下就連他也急了,這麼大規模的叛亂,放在去年,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等到蘇威離開之後,楊銘出宮了,他要去見一個人,一個在家裡裝病的人。
“稀客啊,沒想到太子會來臣這裡,”手上還握著一串佛珠的蔡王楊智積沒有絲毫病態,坦坦蕩蕩的迎接楊銘入府。
真人面前不說假話,他沒必須跟楊銘裝。
“對持真境應無取,願得身閒便作僧,叔父好清閒啊,”楊銘微笑步入香菸繚繞的王府。
楊智積哈哈一笑:“世情已逐浮雲散,到頭難與運相爭,太子心情不錯嘛?”
楊銘笑了笑,邊走邊說道:“您老人家閒雲野鶴,不問朝事,擔子都壓在了侄兒這個晚輩身上,我扛不住啊。”
(此段借用電視劇走向共和,李鴻章見恭親王奕忻片段,希望不算抄襲吧)
楊智積,是楊廣的親堂哥,就比楊廣大兩歲,只見他抬手請楊銘入後院花園,笑道:
“臣老了,是該讓給年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